Page 37 - 156 ubeat ebook
P. 37

公民科難為了誰?





        老師掣肘處處   學生意興闌珊





             「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國家憲法第31條列明……」講台上,公社科老師                              時事討論大減 師生感掣肘

          俞子游(化名)一字一句地誦讀著簡報上的內容;                                俞子游過去一直在通識課堂設時事分享環節,
          講台下,學生默然聽著、抄寫著,間中竊竊私語。                             讓學生就特定議題蒐集新聞資料,匯報持份者意見
          課堂上學生的沈默,令俞子游憶起以往在通識堂上                             及評論政策利弊等:「通識科作為一個社會科學
          和學生就議題交換觀點,但自公民科推行以後,他                             科,就是想學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駕馭海量資訊,

          慨嘆光景不再。                                            分辨真偽。」

             俞子游在元朗某中學任教通識科十年,今年9月                              可惜,教育局公布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及
          成為第一批教授公民科的老師。教育局在2000年推                           評估指引中列明,老師不應以「發展當中的事件或
          行新高中課程改革,加入通識科,銳意摒棄舊有填                             議題」作為探究題材;局方又在教師發展培訓講座
          鴨式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共通能力。俞子游                             中屢次強調討論時事時應點到即止,避免深入探究

          對通識科強調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關心社會的理念                             及討論。在新指引下,俞子游只好無奈取消時事分
          深感認同,遂決定轉職為通識科老師,晃眼間已任                             享環節。
          教十年。去年11月,教育局宣布整頓通識科,包括
                                                                課程首年推出,因送審需時,現時尚未有經評
          考評簡化為「達標」與「不達標」,亦刪減約一半
                                                             審的教科書,課程內容又牽涉國家安全等敏感議
          課程,將過去六大單元濃縮成三大主題。
                                                             題,因此不少老師選擇參照由政府全資擁有的教育
                                                             城所提供的官方教材。在教育城為公民科政治體制
                                                             課題制定的教學簡報中,學生可討論如「智方便」
                                                             程式這類公共事務由甚麼政府部門負責。俞子游認
                                                             為,題目傾向事實陳述,討論層次明顯比以往通識

                                                             科低。以往教授相關課題時,書商提供的教科書及
                                                             簡報是建議學生討論功能組別的存廢,同學們均能
                                                             就正反方給出合理的論點:

                                                                「假設(學生)資質不高,那就因材施
                                                             教,而不是因噎廢食,學生能否深入討論
                                                             另作別論,但他們在香港生活,最基本要

                                                             讓他們知道功能組別的存在。」







            原本通識科課程涵蓋的六大單元,經教育局精簡
            後,濃縮為三大主題。


                                                                                    大學線月刊 2021年12月           3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