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163 ubeat ebook
P. 22
與其他本地醬園不同,悅和一手包辦豉油、醬
料、醋和酒的釀製,是本港僅存少數的蒸酒廠之
一。龐中衡憶述,昔日海關進駐米酒機旁的小鐵皮
屋,監察酒精生產;惟目前醬園主要生產酒精濃度
30以下的飲料,鐵皮屋人去樓空,取而代之的是每
月一次的海關巡查。
醬園現由第三代傳人龐中衡和其姊姊接管,他
坦言年輕時,未有打算繼承家業,反而選擇出外打
拼,在一間連鎖快餐店擔任經理。直至2016年,
九龍醬園售賣多種產品,包括醬料、甜 他有感港人越趨重視本地工藝,「我和姊姊不做,
醋、豉油、涼果等,而一樽650毫升的金牌 無人會做,悅和就Byebye(消失)了。」當時29
生抽皇更是店舖的「鎮店之寶」。(李曄
歲的他,毅然投身豉油業,由低做起,小至鏟豆、
攝)
煮豆,大至調配醬料配方,他均參與在內,也自
目前,醬園的九成利潤來自外銷,惟相較其他 嘲「我甚麼都不會,空降當高層,也沒有人會信
國家製造的廉價豉油,一樽由瓦缸釀製,不包括出 服。」
口運輸成本已索價126元的頂級豉油,難免競爭力
低。因此,九龍醬園也出口由石屎缸釀造的次等豉
油,售價較低,為頂級豉油的三分之一價錢,即42
元,以保持商品的競爭力。同時,醬園更要出售醬
料、涼果等副線產品,彌補豉油的虧損。
兩個第三代傳人已是古稀之年,他們慨嘆,醬
園風光不復再,如今傳統豉油的市場收窄,醬園無
人接手,黃國輝嘆息:
「做豉油太辛苦,要日曬雨淋,
沒有年輕一輩願意入行。」
歷經三代 悅和醬園後繼有人
龐氏家族原於三十年代,在廣東佛山市設立悅
和醬園,後因國共內戰,龐中衡的爺爺與數名同鄉
於1945年遷移香港。起初,龐氏於荃灣設廠,五十
年代末政府發展荃灣新市鎮,悅和便跟隨其他醬園
搬遷。然而,當時山路延綿,交通不便,易碎的瓦
缸又難以運輸,再者搬遷過程中還要持續生產,悅
悅和醬園第三代傳人龐中衡,至今仍沿用祖輩
和前後共耗10年時間,終在1973年遷至現址——上 留下的傳統瓦缸釀製豉油。 (李曄攝)
水古洞。
22 大學線月刊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