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 E9 A4 98 |
---|---|
大五碼 | BE6C |
倉頡碼 | 人戈人一木 |
Matthews | 7608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4456;(二版)4746 |
康熙字典 | 1348 |
Unicode | U+9918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8879.4 | |
頻序 A/B | 717 | 673 |
頻次 A/B | 3110 | 1503 |
普通話 | y y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餘 | 饒也。从食,余聲。〔以諸切〕 (108 / 103) | 食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食」,「余」聲。表示多出來的、殘留的。 21 字 詳解: 從「食」,「余」聲。表示多出來的、殘留的。《廣雅.釋詁四》:「餘,盈也。」《玉篇.食部》:「餘,殘也。」多出來的部分,從功用上來說如果是不需要的,即可視為殘留,故兩義其實相通。表示多出來之義的例子如《論語.學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唐代韓愈〈答孟郊〉:「人皆餘酒肉,子獨不得飽。」古書中常以「有餘」和「不足」相對,如《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禮記.檀弓上》:「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管子.地數》:「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里之薄而用有餘。」 「餘」表示殘留義的例子如《尚書.康誥》:「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左傳.莊公六年》:「人將不食吾餘。」《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餘」引申表示豐足、寬裕。如《莊子.養生主》:「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戰國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淮南子.精神》:「聖人食足以接氣,衣足以蓋形,適情不求餘。」 「餘」表示整數以外的零數、零餘。《正字通》:「餘,畸也。」如《禮記.檀弓下》:「所舉於晉國管庫之士七十有餘家,生不交利,死不屬其子焉。」《戰國策.齊策六》:「燕攻齊,取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不下。」《漢書.衛青霍去病傳》:「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戶。」 「餘」表示其他的、以外的。如《春秋公羊傳.隱公五年》:「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 「餘」亦表示微末,如《呂氏春秋.貴生》:「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也。」漢代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恨先師觀聽不決,多隨二創,此世之餘事,斯豈非守文持論,敗績失據之過哉!」徐彥疏:「餘,末也。」 806 字 相關漢字: 食,余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50 | 周p198 | |||||
李p143 | 何p370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餘」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 ||
---|---|---|
餘幹縣, 餘杭縣, 餘姚縣, 餘姚千戶所, 餘慶縣 | (5/5)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不留餘地, 不遺餘力, 劫後餘生, 留有餘地, 綽綽有餘… | (5/298)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綽, 啗, 地, 多, 暉, 辜, 賈, 悸, 暇, 蔭, 刃, 游, 盈, 嬴, 業, 孽, 其, 心, 餿, 溲, 緒, 尸, 剩, 唾, 渣, 餕, 燼, 之, 薀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overplus; excess; surplus; remaining; spare |
n. | remainder; balance |
瀏覽次數: 5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