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甘 (主部件) 共 11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甘 |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8001:「王往于甘。」 金文與戰國幣文多有「甘丹」一詞,用作地名,指趙國首都「邯鄲」。甘丹上庫戈:「甘(邯)丹(鄲)上庫。」《左傳.定公十三年》:「以邯鄲叛。」地在今河北邯鄲西南。 戰國竹簡有「甘露」一詞,指甘美的露水,《郭店楚簡.老子甲》簡19:「天地相合也,以逾(輸)甘露。」又有「甘戰」一詞,讀為「酣戰」(李零),指持續的激戰,《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61,53下:「萬民贛(貢)首,皆欲或(克)之,此『復甘(酣)戰』之道。」全句指所有的百姓都願意獻出生命,都希望戰勝人,這就是「持續激戰之後再戰」的方法。《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威王問》簡46:「勁弩趨發者,所以甘(酣)戰持久也。」傳世文獻亦有「酣戰」一詞,《韓非子.十過》:「酣戰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穀陽操觴酒而進之」,指持續激戰時,司馬子反口渴了,豎穀陽拿着一杯酒送給他。 古璽文「甘」用作姓氏,《姓觿.覃韻》:「甘,《姓源》云:夏時侯國,《書》稱《甘誓》是也。以國為氏。《姓譜》云:武丁臣甘盤之後。《姓考》云:周封王子帶于甘,《左傳》甘昭公是也。或曰:武王封同姓于甘,《左傳》甘伯桓公是也。後以邑為氏。」 | |||||||||||||
孤 | 金文借用作古國名。孤竹罍:「孤竹」。《史記.周本紀》:「伯夷、叔齊在孤竹」。「孤竹」在今河北省盧龍縣。戰國竹簡表示孤獨,《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2:「孤寡窮困」,意指孤獨和窮困的人。何琳儀則認為「孤寡」表示孤兒與寡婦。 古代天子自稱「孤」、「寡」、「寡人」,均屬於謙稱。《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 | |||||||||||||
拑 | 「拑」指夾住。《戰國策.燕策》:「蚌方出曝,而鷸啄食其肉,蚌合而拑其喙。」意即一隻蚌正張開兩殼曬太陽,鷸即乘機過來啄食蚌的肉,蚌即時合上兩殼,夾住鷸長長的嘴。《西遊記》第十九回:「行者拑着他的鈀,揪着他的耳。」全句指孫悟空夾着他(妖精)的鈀,揪着他(妖精)的耳朵。 又解作合攏、閉合。《史記.秦始皇本紀》:「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意謂使天下的士人都側着耳朵仔細聽,雙腳重疊站立,不敢移動,閉口不敢說話;即天下士人都懼怕秦始皇。《漢書.刑法志》:「臣畏刑而拑口。」意指臣子因為懼怕刑罰而閉口不說話。 金文用作人名。寺工師初壼:「丞拑」,「丞」為官名;「拑」是人名。 | |||||||||||||
邯 | 金文用為地名。十二年趙令戈的「邯」字和「丹」字合寫,共用右邊的「邑」旁。「邯丹」即「邯鄲」。簡帛材料也用為地名,如《睡虎地秦簡.編年記》簡50壹:「【五十年】,攻邯單(鄲)。」又如《馬王堆帛書.須賈說穰侯章》133行:「趙氏不𨝃而邯戰(鄲)復歸。」 侯馬盟書的「邯鄲」又用為複姓。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邯鄲氏」下云:「嬴姓,晉趙盾從父昆弟子曰趙穿,食邑邯鄲,因以為氏。……漢有衞尉邯鄲義。」 傳世文獻裡「邯鄲」表示地名的例子如《左傳.哀公元年》:「夏四月,齊侯、衛侯救邯鄲,圍五鹿。」《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龐恭與太子質於邯鄲。」戰國時趙國以「邯鄲」為都,故「邯鄲」又可作為趙國的代稱,如《竹書紀年.顯王》:「六年,我師伐邯鄲,取列人。我師伐邯鄲,取肥。」 「邯」也是水名,在今青海省化隆縣西。《後漢書.西羌傳》:「侯霸復上置東西邯屯田五部。」李賢注:「邯,水名。邯分流左右,在今廓州。」 | |||||||||||||
弇 | 《墨子.耕柱》:「是猶弇其目而祝於叢社也。」「弇其目」即掩蓋眼睛。意謂猶如掩蓋眼睛到叢林裏的神社祝禱。 金文從「廾」從「合」從「甘」,見於中山王鼎,有深的意思(參李學勤),《呂氏春秋.孟冬紀》:「其器宏以弇。」高誘注:「宏,大;弇,深。」《呂氏春秋.仲冬紀》:「君子齋戒,處必弇。」高誘注:「弇,深邃。」 | |||||||||||||
某 | 「某」是「梅」的初文,由於「某」字被借用為某人之「某」,所以加「木」造「楳」字,表示梅樹,「楳」在《說文》中是「梅」的古文,後來「楳」字少用,而多用「梅」字。 「某」字用作本義,表示梅子,最早見於戰國竹簡。信陽長臺觀2号墓2組簡21:「一瓶某(梅)醬」,指梅子醬。《包山楚簡》簡255:「蜜某(梅)一」。 金文通假為「謀」,表示謀畫,禽簋:「周公某(謀)」。又用作否定詞,諫簋:「女(汝)某不又(有)聞」,表示你不要沒有見聞。翼城大河口墓地M2002所出鳥形盉:「余某弗稱公命」,表示我不會不符合公的命令。 戰國竹簡又表示某人之「某」,《九店楚簡》簡43:「含(今)日某將欲食」。 | |||||||||||||
皆 | 金文有兩種字形,第一種字形從「从」從「甘」,疑由二人並列引申有並、皆之意。後來「从」訛變為「比」,作為「皆」的聲符。「甘」是在「口」形中間加一點而成。金文用作人名。第二種字形從「虎」從「几」從「甘」,與甲骨文形近。金文表示俱、都,是統括之詞,中山王鼎:「謀慮皆從」,中山王方壺:「者(諸)侯皆賀」。 《說文》:「皆,俱詞也。从比从白。」 | |||||||||||||
敢 | 甲骨文未見敢字,金文從二又從甘從◎,「又」或寫作「爪」、「廾」、「攴」等,皆象手形,此字構形初義未明。二「又」之形與「爭」字形近,象兩手相爭,胡光煒認為是「爭」之本字,故以敢字從甘從爭,以甘標聲,其後或省「甘」中一點為「口」(林義光)。 金文有用作本義,如郘鐘:「余不敢為喬(驕)」;而習見「敢對揚」、「敢拜𩒨首」等語,皆自言冒昧之辭。又與「能」義近,如新郪虎符:「必會王符,乃敢行之。」 | |||||||||||||
智 | 金文多通假作「知」,主要用法有五:一,表示有智慧的人,中山王鼎:「事愚女(如)智,此易言而難行也。」二,表示知識,中山王鼎:「寡人幼踵,未甬(通)智(知)。」三,表示知道,中山王方壺:「余智(知)其忠信也。」逆鐘:「母(毋)又(有)不聞智(知)。」四,表示主管、掌管,中山王鼎:「使智(知)社稷之賃(任)」。《國語.越語》:「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智」小篆作「𥏼」,隸省作「智」(徐灝)。《說文》:「𥏼,識詞也。從白從亏從知。」段玉裁注:「此與矢部知音義皆同,故二字多通用。」《釋名》:「智,知也。無所不知也。」《荀子.正名》:「知而有所合謂之智。」 | |||||||||||||
朁 | 甲金文從二「㣇」從「口」,金文或於「口」中加一點為從「甘」。小篆訛變為從「曰」。「㣇」象野獸之形,「朁」字構形初義不明。 甲骨文讀作「憯」,表示憂患,《方言》:「憯,憂也。」金文用作人名外,讀作「僭」,表示擾亂,番生簋:「屏王立(位),虔夙夜尃(溥)求不朁德。」 《說文》:「朁,曾也。从曰兓聲。《詩》曰:『朁不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