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辵 (主部件) 共 4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古文字從「」,「」聲,本義是來往視察、巡視,從「」以示其意。
古文字從「」,「」聲,本義是來往視察、巡視,從「」以示其意。《說文》:「巡,延行皃。从辵,川聲。」徐鍇《說文解字繫傳》、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字皆作「」。沈濤《說文古本考》:「《玉篇》用作視行也,蓋古本如是。視行謂省視而行,今本延字不可通。」段玉裁注:「視行者,有所省視之行也。」
」是「」的意符,「」是聲符。「」從「」從「」,「」是「」的簡省,象道路之形,「」象腳趾,從「」從「」的字都有行走之意。甲骨文所從的「」省作一曲筆。「」字所從的「」到了後來被隸定為「」。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巡視,《合集》36417:「戊戌卜,王其巡□馬。」表示商王巡視□馬這個地方。金文用作人名,十二年邦司寇劍:「冶巡」。表示名叫「」的冶煉工匠。戰國青銅器往往物勒工名,記載鑄器者的名字,「冶巡」是指這把劍是由名叫「」的工匠冶煉而成。
戰國晉系玉器文字通假作「」,行氣玉銘:「巡(順)則生,逆則死。」說明行氣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集韻.稕韻》:「順,古作巡。」《荀子.禮論》:「本末相順」,俞樾曰:「順讀為巡。」《禮記.月令》:「順彼遠方」,《呂氏春秋.孟秋紀》作「巡彼遠方」。
金文從「」,從「」,「」是聲符,金文用作人名,本義表示距離短。
金文從「」,從「」,「」是聲符,金文用作人名,本義表示距離短。郭店楚簡「」字除從「」,從「」作「」外,還寫作從「」,從「」之形,與《說文》古文形近。《說文》:「近,附也。从辵斤聲。𣥍,古文近。」楚簡表示近乎、接近,《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從其所為近得之矣。」典籍多有本義用法,如《易‧繫辭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也表示歷時短,距今不遠。《國語‧楚語下》:「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浹日。」
」還表示逼近、靠近。《廣韻‧隱韻》:「近,迫也。」《呂氏春秋‧處分》:「與荊人夾泚水而軍,章子令人視水可絕者,荊人射之,水不可得近。」高誘注:「近,猶迫也。」
」亦表示親近。《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孔傳:「近,謂親之。」
」可引申為淺近。《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還可引申為平庸。如漢徐幹《中論‧爵祿》:「功小者,其祿薄;德近者,其爵卑。」
」還用作副詞,表示大概。《晉書‧謝萬傳》:「謝萬才流經通,處廊廟,參諷議,故是後來一器。而今屈其邁往之氣,以俯順荒餘,近是違才易務矣。」
金文從「」從「」,「」是聲符,從「」的字皆有行走之義。本義是返回、回來。
金文從「」從「」,「」是聲符,從「」的字皆有行走之義。古文字多以「」字表示返回之義。戰國以後,加從「」造「」作為返回一義的專字,不過「」字出現之後,戰國秦漢的古文字仍多用「」字表示返回。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返回,鄂君啟車節:「歲一返」。楚王酓章鐘:「返自西陽」。
中山王圓壺字形從「」從「」,與《說文》古文字形相同。表示反而、反倒,中山王圓壺:「𢓉臣其宔(主)」。
《說文》:「返,還也。从辵从反,反亦聲。《商書》曰:『祖甲返。』𢓉,《春秋傳》返从彳。」
金文從「」從「」,「」是聲符,或加從「」,有攻擊之意。「」有起兵征伐之意,𠫑羌鐘:「征秦[迮攴](迮)齊」,「迮齊」即征伐齊國。申鼎:「用征台(以)迮」。《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今君聞晉之亂而後作焉」杜預注:「作,起兵也。」(參徐中舒)「」是「」的通假字。
《說文》:「迮,迮迮,起也。从辵作省聲。」《說文》「起也」可能是「起兵」之省。
金文從「」從「」,「」(象手執顆粒形)是聲符,從「」有行走之意,疑本義是跟隨、遵循。
金文從「」從「」,「」(象手執顆粒形)是聲符,從「」有行走之意,疑本義是跟隨、遵循。《說文》:「述,循也。从辵,术聲。䢤,籒文从秫。」
」、「」音近,故金文多借「」為「」、「」。
金文用義有五,一,表示依循;二,用作地名;三,通「」、「」,表示失去,盂鼎:「我聞殷述(墜)命。」《尚書.酒誥》:「今惟殷墜厥命」。四,通「」,表示於是,中山王壺:「述(遂)定君臣之(位)」。五,通「」,表示前進、到達,無叀鼎:「王各(格)于周廟,述(遂)于圖室。」
戰國至漢初,亦多通作「」,《老子》:「功遂身退」,漢馬王堆帛書甲本作「」。又通作「」,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凡道,心述(術)為主。」
甲骨文從「」從「」,疑會步行之意,數點象步行時塵土飛揚。
甲骨文從「」從「」,疑會步行之意,數點象步行時塵土飛揚。《說文》:「𨑒,步行也。从辵土聲。」段玉裁注:「𨑒隷變作徒。」
甲骨文從「」從「」,金文從「」從「」,或不從「」而從「」,象街道之形。「」亦是聲符,疑本義是步行、徒步,引申為步卒、步兵。甲骨文用為祭名,讀作「」,表示屠牲以祭。金文表示步卒,師㝨簋:「徒馭」,「」為步卒,「」為駕馭車馬者。又用作職官名,揚簋:「𤔲徒」,即後世的「司徒」,西周早期和中期作「𤔲土」,西周晚期才寫作「𤔲徒」,「司土」即管理土地之意,所以其職責是掌管土地、農業等事務,也會在冊命禮中作儐右。
金文從「」,「」聲,《說文》小篆從「」聲,是「」的訛變。本義是腳印。
金文從「」,「」聲,與《說文》籀文同。《說文》小篆從「」聲,是「」的訛變。漢以後基本承襲從「」,「」聲的寫法。「」亦作「」、「」。
」的本義是腳印。《說文》:「迹,步處也。从辵,亦聲。」《淮南子.說山》:「足蹍地而為迹。」如《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畫為九州。」《淮南子.齊俗》:「是故鄰國相望,鷄狗之音相聞,而足迹不接諸侯之境,車軌不結千里之外者,皆各得其所安。」
」引申表示痕迹、形迹。《字彙.辵部》:「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如《文選.謝玄暉〈同謝諮議銅雀臺詩〉》:「芳襟染淚迹,嬋媛空復情。」《顏氏家訓.名實》:「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迹,但察之未熟耳。」
」亦表示行迹、行踪。《楚辭.九章.悲回風》:「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迹。」王逸注:「迹,行也。」《呂氏春秋.必己》:「不若相與追而殺之,以滅其迹。」高誘注:「迹,蹤也。」
」表示事迹。如《管子.小匡》:「昔吾先王,周昭王、穆王世法文武之遠迹,以成其名。」《韓非子.難一》:「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使人主過於聽而不悟其失。」「」和「」在表示前人活動留下的事物時意義相近,但「」往往帶褒義,如「功績」、「豐功偉績」等。而「」則較中性,包括「事迹」、「劣迹」等。
」表示追踪。如《墨子.尚賢中》:「然後聖人聽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漢書.季布傳》:「漢求將軍急,迹且至臣家。」顏師古注:「迹,謂尋其蹤迹也。」引申表示跟循,如《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宜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覽其舉措,迹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從追踪義又引申表示探求、考察。如西漢賈誼〈陳政事疏〉:「臣竊迹前事,大抵強者先反。」《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迹漢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號,亡以顯其魂。」
」還表示正道。《玉篇.辵部》:「迹,理也。」如《楚辭.天問》:「昏微遵迹,有狄不寧。」王逸注:「迹,道也。言人有循闇微之道,為婬妷夷狄之行者,不可以安其身也。」
甲金文「」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楊樹達)。
甲骨文從「𠂤」從「」,「𠂤」是「」字,古代「」表示軍隊,「」象腳形,腳趾皆向着「𠂤」,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楊樹達)。金文從「」從「𠂤」,或從「」,或加從「」。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追趕、追擊,《屯》190:「弜追召方」,表示不要追趕召方。甲骨文「」用於人,「」用於禽獸(楊樹達)。
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追逐、進擊,用於軍事。多友鼎:「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𠂤(師)。」又表示追祭,夨令方尊:「敢追明公賞于父丁」,是說敢用明公賞賜之物追祭父丁(陳秉新)。又用作人名,仲追父方彝:「中(仲)追父乍(作)宗彝。」又有「追孝」一詞,表示孝事先人,即設食祭祀先人,以寄追思。伯椃簋:「用追考(孝)于厥皇考」。《正字通》:「追,祭先而永思不忘也。」《周禮.春官宗伯.司尊彝》:「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鄭玄注:「追享,謂追祭遷廟之主,以事有所請禱也。」
《說文》:「追,逐也。从辵、𠂤聲。」
金文從「」,「」聲,「」旁有行走之義,故「」的本義是表示送行。
金文從「」,「」聲,「」金文從「」從「」,「」的上部左右各有一點飾筆,到小篆訛變為「」。「」是「」、「」、「」等字的初文,也是這些字的聲符,後增「」旁,有行走之義,故「」表示送行。《說文》:「送,遣也。从辵,㑞省。𨕼,籒文不省。」
中山王圓壺字中的兩橫畫是飾筆。金文釋讀為「」,表示我的,中山王圓壺:「隹(唯)送(朕)先王。」(參張政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