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辵 (主部件) 共 4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1 - 2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金文從「」從「」,構形初義不明。
王子适匜的「」字所從的「」旁上部稍有訛變,與一般的「」字上部作開叉之形有別。
金文用作人名,王子适匜:「王子适」。古人以「」為名,如孔子的弟子南宮适。
」小篆作「𨓈」,《說文》:「适,疾也。从辵𠯑聲。讀與括同。」根據《說文》,古代的「」與「」同音,本義是疾。現代漢語中「」是「」的簡化字,表示適合,與古代的「」是同形異字。
從「」,「」聲。本義是逃亡,又表示躲避、離開。
從「」,「」聲。「」是「」的初文,後來增加表意偏旁「」。「」的本義是逃亡、逃走。《說文》:「逃,亡也。从辵,兆聲。」如《左傳.宣公十六年》:「於是晉國之盜逃奔于秦。」《清華二.繫年》簡81:「亓(其)子五(伍)員與五(伍)之雞逃[𠂤帚](歸)吳。」
」表示躲避、逃避。《廣雅.釋詁三》:「逃,避也。」如《左傳.襄公三年》:「(魏)絳無貳志,事君不辟難,有罪不逃刑。」《韓非子.難言》:「然則雖賢聖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
」還表示離去、離開。如《孟子.盡心下》:「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趙岐注:「逃者,去也。」《禮記.曲禮下》:「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鄭玄注:「逃,去也。君臣有義則合,無義則離。」
」甲金文象對面的人向着自己,迎面走來。後增「」或「」表示在路上,增「」(人足)向着「」,表示主人向前迎接對面走過來的人,本義是迎接。引申為逆向、順逆。
」甲金文構形本義有二說。一說「」是「」的初文,「」象對面的人向着自己,迎面走來。後增「」或「」表示在路上,增「」(人足)向着「」,表示主人向前迎接對面走過來的人(羅振玉、趙誠),本義是迎接。
一說「」、「」是二字,「」象倒人形,本義是逆反,不順從的人(楊樹達、季旭昇)。而「」本義是迎接,「」表示不順、叛逆只是同音借用(楊樹達、段玉裁)。後來「」(人形)訛變為牛形,疑是作為「」的聲符。
甲金文「」迎接、不順兩種用法皆有。甲文「逆伐」即「迎擊」,「逆祀」,即不按順序進行祭祀。又用作人名、國名。
金文早期多表示迎接、接受,駒父盨蓋:「逆見我」。表示不順、逆反,始見於西周晚期,戰國中山王壺:「隹逆生禍,隹順生福」。又用作人名。
按「」,亦可引申逆反、不順之義,凡迎向某物,必與對方方向相反。俗語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仍保留「」義。「逆水」即「迎水」,與水流方向相反,故引申反向之義。
《說文》:「逆,迎也。从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段玉裁注:「逆,迎也。逆、迎雙聲,二字通用,如禹貢逆河,今文尙書作迎河是也。今人假以爲順屰之屰,逆行而屰廢矣。」
甲骨文從「」,「」聲。或從「」,「」和「」是義近形符,古文字中常通用。金文從「」(或「」),「」聲。或從「」聲,「」和「」古音相近。簡帛文字和小篆從「」,「」聲。本義是到達。
甲骨文從「」,「」聲。或從「」,「」和「」是義近形符,古文字中常通用。金文從「」(或「」),「」聲。或從「」聲,「」和「」古音相近。「」的上部或訛為「」。簡帛文字和小篆從「」,「」聲。本義是到達。《說文》:「通,達也。从辵,甬聲。」
甲骨文用為方國名。如《合集》20512:「丁酉卜,生十月王𦎫[彳用](通)。」「𦎫」表示敦伐。金文常見「通祿」一詞,是表示吉祥的習語。如𤼈鐘:「受余屯(純)魯,通彔(祿)永令(命)。」「」和「」近同,表示無窮。(參《金文形義通解》)
金文「」又假借為「」,如九年衛鼎:「𢓶(踊)皮」。「」是古代遭受刖刑的人所穿的特製的鞋。「踊皮」可能是指這種鞋所用的皮。(唐蘭)
」表示通達、通往。如《國語.晉語》:「道遠難通,望大難走。」韋昭注:「通,至也。」《韓非子.說林下》:「智伯將伐仇由,而道難不通,乃鑄大鐘遺仇由之君。」
」引申表示往來、交往。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二年春,楚鬭章請平于晉,晉陽處父報之,晉、楚始通。」《漢書.張騫李廣利傳》:「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
」表示流通、交換。如《左傳.襄公十四年》:「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史記.平準書》:「而桑弘羊為大農丞,筦諸會計事,稍稍置均輸以通貨物矣。」
」表示開闢、疏通。如《禮記.月令》:「開通道路,毋有障塞。」《莊子.天下》:「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又表示暢通、通順。如《荀子.儒效》:「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表示精通、懂得。如《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質行正直,仁勇得眾心,通於兵事。」《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徐宣故縣獄吏,能通《易經》。」
」表示私通。如《國語.晉語》:「公之優曰施,通於驪姬。」《戰國策.楚策四》:「齊崔杼之妻美,莊公通之。」
」表示所有、全部。如《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又指普遍的。如《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還可作量詞,用於文書相當於一份,如《後漢書.崔駰列傳》:「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坐側。」又相當於次、遍,如三國魏曹操〈步戰令〉:「嚴鼓一通,步騎悉裝;再通,騎上馬,步結屯;三通,以次出之,隨幡所指,住者結屯(住)幡後。」
甲金文從「」從「」,金文或從「」,「」是「」的初文。「」的本義是跟隨,而「」則強調相隨於路途之上,故從「」。
甲金文從「」從「」,金文或從「」,「」是「」的初文。「」的本義是跟隨,而「」則強調相隨於路途之上,故從「」。《說文》:「從,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
在今天「」一般被視為「」的簡寫,但其實「」古已有之,「」加注「」部(彳+止)而成「」。參見「」。
甲骨文用義不詳,金文表示隨行,𨾊弔簋:「𨾊弔從王員征楚荊」;又表聽從,中山王鼎:「隹俌(傅)母氏(是)從」;又通作「」,表示放縱,洹子孟姜壺:「用從(縱)爾大樂」。
甲金文從「」從「」從「」,「」、「」皆是聲符。本義疑為逃亡。
甲金文從「」從「」從「」,「」、「」皆是聲符。本義疑為逃亡。《說文》:「逋,亡也。从辵,甫聲。𨕝,籒文逋从捕。」一說甲骨文不是「」字,不從「」,所謂甫形象某種有柄工具(姚孝遂)。
古書中「」表示逃亡,特指上古的奴隸或農奴的逃亡。《書.牧誓》:「惟四方之多罪逋逃」,「逋逃」指逃亡的奴隸、罪犯。
甲骨文用作貞人名,《合集》35402:「逋貞」,意謂名叫逋的貞人占卜。
金文也用作人名,逋乍父乙觶:「逋乍(作)父乙」,意謂逋為父乙(鑄造了這件觶)。
戰國竹簡借「」來表示「」,《上博竹書三.周易》簡4-5:「歸肤(逋)丌(其)邑人三四戶,亡(無)眚。」意謂回來以後讓同鄉的三四戶人家逃走,不會遭禍。
漢帛書通假為「」,表示塗抹,《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454-455行:「以豬織(膱)膏和,傅(敷)之。有去者,輒逋(敷)之,勿洒。」意謂混和豬油膏,塗抹(患處),如果藥物脫落,再塗抹它,不要洗。
甲骨文從「」從「」,會人追趕動物之意。
甲骨文從「」從「」,會人追趕動物之意。字或從「」,或從「鹿」。《說文》:「逐,追也。从辵,从豚省。」按許慎以「」訓「」,可見二字在漢代的用法已沒有明顯無別。楊樹達據甲骨文發現「」、「」的動作對象不同。卜辭中「」是追人,「」是逐獸。參見「」。金文從「」從「」,戰國文字承襲金文。
甲骨文用作本義,指逐獸。如《合集》10228正:「己未卜,亘鼎(貞):逐豕,隻(獲)。 」《合集》10266正:「戊戌卜,鼎(貞):王往逐鹿…」又用作貞人的名字。如《合集》24782:「丁卯卜,逐鼎(貞):今夕雨。」
金文「」表示驅逐,驅逐的對象不限於獸。如㘱盨:「卑(俾)復虐逐氒(厥)君氒(厥)師。」意謂使人再次虐暴驅逐其君主和軍隊。「」又用作人名。
」後引申表追隨、追求。如《史記.匈奴列傳》:「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漢書.食貨志》:「民心動搖,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表示競爭、競逐。《玉篇.辵部》:「逐,競也。」如《左傳.昭公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杜預注:「逐,猶競也。」《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還表示依次。如《魏書.江式傳》:「詁訓假借之誼,僉隨文而解;音讀楚、夏之聲,並逐字而注。」唐代戴叔倫〈送前上饒嚴明府攝玉山〉:「更將舊政化鄰邑,遙見逋人相逐還。」
金文從「」,「」聲,用作人名。
金文從「」,「」聲,用作人名。楚簡通假為「」,《上博楚竹書.民之父母》簡11:「無體之禮,日逑月相」,《禮記‧孔子閒居》:「無體之禮,日就月將」,「日就月將」是古代成語,表示日有所成就,月有所長進。
陳劍把史牆盤、長甶盉、何尊等銘文中舊釋為「」的金文釋為「」,因為《上博楚竹書.民之父母》簡11已有「」字,所以暫不收錄舊釋為「」的金文。
《說文》:「逑,斂聚也。从辵求聲。《虞書》曰:『㫄逑孱功。』又曰:『怨匹曰逑。』」
」可用作配偶。《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傳:「逑,匹也。」也可表示聚合。《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為民逑。」毛傳:「逑,合也。」鄭玄箋:「合,聚也。」
金文從「」,「」聲,「」從「」從「」,「」象道路,「」象人的腳,本義是道途,路途。
金文從「」,「」聲,「」從「」從「」,「」象道路,「」象人的腳,本義是道途,路途。
」表示路途見於古書,《管子.中匡》:「鮑叔、隰朋趨而出,及管仲於途曰:『公怒。』」意謂鮑叔、隰朋趕着出來,在路上追到管仲,跟他說桓公發怒了。後來「」用來比喻仕途、途徑、方法、體系、門類等。
金文用作人名。楚弔之孫途盉:「楚弔(叔)之孫途為之盉。」「」是用作傾注清水來洗手的器皿,洗完手的水盛在盤中。故「」、「」常常配合使用。銘文說楚叔的孫子途鑄造此盉。
金文從「」從「」,「」是聲符,金文用作人名,吳季子之子逞劍:「吳季子之子逞之元用鐱(劍)」。
《說文》:「逞,通也。从辵呈聲。楚謂疾行爲逞。《春秋傳》曰:『何所不逞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