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心 (主部件) 共 4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字之甲金篆文象心臟之形。
」字之甲金篆文字形雖由簡轉繁,但是其象物之取向甚明,皆象心之形。「」字甲骨文舊誤釋為「」,二字字形有別,「」字底部相連而「」字則分開。參見「」。
早期金文象心臟有膜瓣之形,或於字中空處加上一點作裝飾。金文中另有於「」上別加一點的「」字,兩者時有相混。春秋以後,「」字下尾筆漸長,乃小篆形體所本。
甲骨文「」字可表示心思,如《合集》6928:「王㞢(有)心正(征)」,指王有心思要征伐。另「」字可借用作「」,指水名,如《合集》14022:「涉心」,即指渡過沁水。《說文》:「沁,水出上黨羊頭山,東南入河。」按沁水在今山西省東南部。
金文中「」指思想、心思,如逨編鐘:「不(丕)顯朕皇考,克粦明氒(厥)心。」全句讚頌其偉大顯赫的父親,擁有光明的思想。古人相信情生於心,人的思維亦由心臟主宰,《孟子.告子上》即云:「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因此古人多用「」來表示思想感情,「」也是漢字中構詞配搭可能最多的漢字之一。
《說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按許慎以今、古文經學的五行學說解釋五臟。古文經學以心屬土,今文經學則以心屬火。
」是形聲會意字,「」同時表聲和表意,「」即「」也,從亡從心,表示失去記憶,不記得。本義是忘記。
」是形聲會意字,「」同時表聲和表意,「」即「」也,從亡從心,表示失去記憶,不記得。本義是忘記。《說文》:「不識也,從心從亡,亡亦聲。」段玉裁注:「識者,意也。今所謂知識,所謂記憶也。」
金文中,除用作人名外,有忘記、遺忘之意。早期未有「」字,金文借「」字表示忘記之意,如西周早期獻簋:「十世不朢獻身才畢公家」,西周中期師朢鼎:「王用弗朢聖人之後」。而從亡從心之「」字見於春秋晚期以後。如[妾子]𧊒壺:「日夜不忘」,十四年陳侯午敦:「保又(有)齊邦,永世毋忘」。《詩.谷風之什.鼓鍾》:「淑人君子,懷允不忘」,《詩.鴻鴈之什.沔水》:「心之憂矣,不可弭忘」。參見「」、「」、「」。
出土文獻「」常常通假為「」,參見「」。
」從「」,「」聲,本義是憎恨。
」的本義是怨恨,《說文》:「忌,憎惡也。从心,己聲。」引申為猜忌、妒忌、顧忌、忌憚、忌諱、禁忌等。
金文表示敬畏,邾公華鐘:「余畢龏威(畏)忌」。叔尸鐘:「女(汝)少(小)心畏忌。」《左傳.昭公元年》:「幼而不忌,不事長也。」杜預《注》:「忌,畏也。」金文又通假作「」,以及用作人名。
金文與小篆構形相同,從「」,「」聲。本義是忍耐。
金文與小篆構形相同,從「」,「」聲。本義是忍耐。《說文》:「忍,能也。从心刃聲。」王筠《說文句讀》:「能讀為耐」。《廣雅.釋言》:「忍,耐也。」《詩.漸漸之石》鄭玄《箋》:「豕之性能水」《經典釋文》:「能,本又作耐。」
金文表示忍耐,容忍,中山王方壺:「則臣不忍見施(也)。」《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季子起而治之,則不得與于國政,坐而視之則親親。因不忍見也。」《玉篇》:「忍,含忍也。」
後世的歇後語中有「心字頭上一把刀」的講法,即影射一「」字。
」會心情一上一下,起伏不安之意。
「忐忑」之「」從「」從「」,會心神一上一下,起伏不定,焦躁不安之意;「忐忑」即心緒不寧。《西遊記》第四十五回:「八戒聞言,心中忐忑。」元曲《抱妝盒》第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語謾支吾。」意指情急下心神不定,說話含混不清。這是成語「忐忐忑忑」之出處。
金文從「」,「」聲,構形本義不明。《搜真玉鏡》:「忑,音下。」
金文用作人名,冶盤埜匕「秦忑」、楚王酓忎鼎「秦忑」,「」為姓,「」為名。戰國壐印亦用作人名,如「孫忑」、「陳忑」。
朱德熙指出,「忐忑」之「」與戰國時代之「」字是同形異義字,即二字僅為字形相同,構形意義並不相同。戰國時代之「」字是形聲字,而「忐忑」二字為會意字,會心不定,一上一下之意。
金文從「」從「」,之者往也,故志疑會心之所往之意,或言心意之所趣向,亦即志向。故「」不只標聲,亦施義符之職。
金文從「」從「」,之者往也,故志疑會心之所往之意,或言心意之所趣向,亦即志向。故「」不只標聲,亦施義符之職。又「」字的構形與「」或「」等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字楚簡有從「」從「」和從「」從「」兩種字形,不過從「」從「」一字形多讀為「」,表示記憶,故學者或認為此字為「」的異文,「」、「」古音相近,可以通假。
金文中用作心意,志向之意,如中山王方壺「渴(竭)志盡忠」中之「」即用作此意。《楚辭.惜誦》:「竭忠誠以事君兮」。楚簡亦表示志向,《上博楚竹書一.緇衣》:「此以生不可敓(奪)志,死不可敓(奪)名。」
《說文》:「志,意也。從心之聲。」段玉裁注:「志,古文識,蓋古文有志無識,小篆乃有識字。」
從「」從「」,「」亦是聲符。古文字「」乃旗鼓,為軍中發號施令之處,從「」從「」,即會軍人忠於軍令之意(李經諱)。本義是臣下對君主不貳之操守。
」字甲金文象旗鼓,豎筆上多置橫畫以象飄帶。由於「」字本指發號施令之處,因此派生出忠於號令的「」字。「」從「」從「」,「」亦是聲符,會軍人忠於軍令之意。參見「」。
金文中「」字用作本義。如中山王方壺:「賈渴(竭)志盡忠。」《楚辭.惜誦》:「竭忠誠以事君。」另中山王方壺又有「忠信」一詞,「余智(知)其忠信也。」《墨子.備城門》:「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戰國璽印中亦常見刻有「忠信」二字的格言印(李家浩)。
戰國竹書「」亦用作本義,如《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1:「大臣之不睪(親)也,則忠敬不足。」指大臣如果不受尊重,那麼他們的忠誠敬仰就會不夠。《說文》:「忠,敬也。從心,中聲。」
傳世文獻「」除了用作本義,也可通假作「」,指內心。如《墨子.兼愛》:「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孫詒讓《閒詁》:「忠、中通。」
古文字「」從「」(倒口)從「」,意會口向自己的心說話。本義是心念。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倒口)從「」,意會一人的口向自己的心說話,本義是心念、意念。後期金文從「」從「」,基本上仍保留上述的會意內容,但「」也可視為聲符,故「」字可視為會意字或形聲字;後期金文或從「」並增「」而成「」,「」或標聲,或為「」之繁形(參見「」)。而小篆則從「」從「」。
今字從從形構上看,從「」從「」;其中「」的意義一向頗多爭議,但最合理的解法應解作朝下的口,即「倒口」,而「」中的「」〔即最下面的「」〕一說指「」之省。
查「」這個部件無論甲骨、金文,或後來的小篆以後的字形都同時使用正面的〔口〕及倒轉的〔亼〕兩種形態,很明顯表示二者應有所區別,而倒口(亼)使用的特點就是強調其「朝向下」。故念字從今〔亼一〕從心,實意會一人之口舌朝向自己的心說話,從而引起種種意念。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曾把思想界定為「心靈與其自身無聲的對話」,正可作為「」字他山的註解。
甲骨文用為人名。金文表示思念,毛公鼎:「夙夕敬念王畏(威)不睗(易)」,意思是說早晚虔敬思念王的威望,毋有改變。大克鼎:「念厥聖保且(祖)師華父。」《說文》:「念,常思也。从心今聲。」
《說文》:「忘也,從心勿聲。」「」字晚出,金文與小篆形同,屬形聲字,僅見於戰國晚期中山王□鼎:「吾老賙奔走不聽命,寡懼其忽然不可得,憚憚忄業忄業,恐隕社稷之光。」「忽然」意指「死亡」,《後漢書.趙壹傳》:「乃今方遇而忽然」李賢注:「謂死也」(朱德熙、裘錫圭)。此外,先秦經籍「忽然」多有倏忽、短暫之意,如《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閒,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另參見「」、「」。
古文字「」從「」(指腦袋)從「」,古人認為「」、「」都是思維的器官,「」字表示心、腦交相運用,進行思考。
金文、簡帛文字、小篆均從「」從「」,「」是人頭頂的「囟門」、「腦門」(新生兒頭骨未長合處)借指腦袋。古人認為「」、「」都是思維的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宋代陳思《兩宋名賢小集.寄眠雲處士》:「腦慮精難滿,心憂影或偏。」反映腦用來思慮,心用來憂慮。清代杞廬主人《時務通考.醫學.內科》:「身之運動,腦之運思」。「」字表示心、腦交相運用,進行思考。本義是思想、思考、反思。引申為思緒、思念等。
」字今人寫作從「」從「」,只是隸變後的結果。「」字的金文和小篆其實都寫作「」,即從「」從「」,粵語「腦囟都未生埋」批評別人幼稚、年紀小而不懂思考、分析事情)。「」字中的「」後來被訛寫為「」,《馬王堆漢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中曾「」、「」二字同時使用,是這個訛寫過程的痕跡。
」字反映古人認為所謂思想或思緒者,是腦與心的相通,「如絲之相貫不絕」(黃公紹、熊忠)。《說文》:「思,容也。從心,囟聲。」一解釋,雖然正確的記錄了「」字之從「」,但「容也」一訓,後世如南唐徐鍇和清人段玉裁等都認為是「䜭也」之誤,並以「深通」為之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玉篇》:「深謀遠慮曰思。」然而,「」字的深邃或深通到底從何顯出呢?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即解釋說:「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思之言絲也,謂纖細如絲,聯續不絕也。」此中,心腦相對,顯示古人認為腦與心都是思維的器官,而所謂思想,亦涉及某一意義的「往返曲折」,這或即西方傳統所謂的「反省」(reflection)。更有進者,與「」字息息相關的「」字亦表現了類似的反省結構,參見「」。
佛學裏的「」對應梵語的cetana或cint,表示「」,指心隨着境遇而起的思慮、心志、意願。《俱舍論四》曰:「思謂能令心有造作。」《大乘義章二》曰:「思願造作名思。」
」是七情之一,中醫認為「脾主思」,即思考與脾臟有關,過度思慮會傷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脾在志為思,思傷脾」。《素問.舉痛論》:「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孔子主張勤學多於空想,《論語.衛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側重於推理,如「思考」、「思辨」;「」側重於想像,如「空想」、「幻想」、「理想」。普通話口語裏「思考」的意思多用「」來表示。《說文解字約注》:「古人言『思』,今語則言『想』。」
金文用作人名,鮑子鼎:「中(仲)匋始(姒)﨤(及)子思,其寿君母(毋)死」,「中(仲)匋始(姒)」和「子思」都是人名,意謂希望匋姒和子思長壽,不會死去。五年龔令思戈:「龏(龔)令思」,「」是地名,「」是官名,表示縣令,即一縣之行政長官,「」是他的名字。
戰國竹簡假借為「使」,《清華簡二.繫年》簡57:「穆王思(使)驅孟渚之麋」,「孟渚」是宋國地名,那裏是一片水澤,多見逐水草而居的麋鹿,全句意謂楚穆王派遣華孫元驅趕孟渚的麋鹿。
又古人認為「」、「」並用,意識的覺知是腦與身體一起行動而產生的,心臟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姑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