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心 (主部件) 共 45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怠 | 「怠」也表示輕慢、不恭敬。如《荀子.儒效》:「內不自以誣外,外不自以欺內,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史記.封禪書》:「昔東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後世怠慢,故衰秏。」 「怠」表示疲倦、倦怠。如《文選.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後漢書.張曹鄭列傳》:「(鄭)玄日夜尋誦,未嘗怠倦。」 「怠」可通「怡」,表示愉悅。如《論衡.道虛》:「盧敖目仰而視之,不見,乃止駕,心不怠,悵若有失。」 | ||||||||||||
恆 | 小篆「月」旁訛變為「舟」形,參見「亙」、「恒」。 金文用作人名。恆乍且辛壺:「恆乍(作)且(祖)辛壺」。郭店楚簡「亙」旁從「外」不從「月」,與《說文》古文形同。 | ||||||||||||
恒 | 「恒」與「恆」為一字異體,《字彙》:「恒,俗恆字。」參見「恆」。 | ||||||||||||
哲 | 金文用作本義,史墻盤:「淵哲康王」,表示深邃明智的康王。當中的「哲」字除了從「斤」從斷木外,還從「彳」從「目」從「心」(形似金文從「彳」從「惪」的「德」字)。「彳」是「行」(指四通八達的道路)的省文,「目」、「心」是人類感知與思想的器官(古人沒有大腦的概念,以心為思維器官,並作為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稱)。這些部件合起來,顯出史墻盤中的「哲」,實指人於生活處境中,藉着觀察和思慮而進行「斷疑」的心智活動(關子尹)。 成語「明哲保身」本指明智的人善於保存自己,出自《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穎達疏:「既能明曉善惡,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擇安去危,而保全其身。」這句指有智慧又深明事理,不參與危及自己的事。「明哲保身」現在指為了保住個人利益而迴避鬥爭,有貶義。 「哲」字古文寫作「嚞」,《汗簡》又作「喆」。 | ||||||||||||
恁 | 另「恁」在方言中亦用作代詞,清劉淇《助字辨略》:「恁,方言,此也。」如宋姜夔:「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又可解為怎麼,如明劉兌《嬌紅記》:「羞答答看他恁麼。」 金文「恁」是「信」的異體字,從「玉」取古人以玉為憑信之意。金文從「人」從「玉」從「心」,疑「人」亦為聲符(朱德熙、裘錫圭)。古人每以玉為憑信,古璽中「信」字亦有從「人」從「心」,故「恁」乃於「信」上加注意符「玉」(董蓮池)。「恁」在金文是忠信的「信」的表意字,與後來《說文》讀同「任」的「恁」是同形異字。 金文「恁」字讀為「信」,如王孫遺者鐘:「余恁台心,𢓊(延)永余德」,指我使我心誠信,以長保我的德行。另如中山王鼎:「非恁與忠,其隹(誰)能之?」指不是具備信與忠的人,誰又能做到呢?中山王鼎又有「𩁹(越)人修教備(副)恁」,何琳儀認為此句指越人修飭政教,符合於信。另晉璽亦有以「恁」為人名。 《說文》:「恁,下齎也。从心,任聲。」《說文》另於「飪」下收「恁」字,以為「恁」亦「飪」之古文。按古書常借「飪」為「恁」,故許慎誤把「恁」字繫到「飪」字下面(朱駿聲)。至於「下齎」表示意志低下,未見用例,不可信。「恁」當解作思考,李賢注《後漢書》引《說文》:「恁,念也。」段玉裁認為應據此訂正《說文》,可從。 | ||||||||||||
恙 | 王鳳陽指出,「恙」與「殃」、「祥」是同源詞,神鬼降禍叫「殃」,神鬼示警叫「祥」,神鬼降災而使人遭受各種凶咎,包括疾病等叫「恙」。所以,「恙」是「殃」、「祥」在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抱恙」指抱病在身。「恙」常用為問候語,「不恙」、「無恙」旨在祝願吉祥。 甲骨文辭殘,用法不祥。金文用作人名,二十年鄭令戈:「鄭令韓恙」,意謂鄭國縣令名叫韓恙。 戰國竹簡通假為「祥」,《清華簡三.傅說之命》簡5:「且天出不恙(祥)」,意謂天降不祥。《上博竹書五.三德》簡11:「善勿滅,不恙(祥)勿為。」意謂不要泯滅善心,不做不祥的事。《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118正貳:「命曰吉恙(祥)門」。《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249:「甲失火,去不恙(祥)。」意謂甲日失火,可除去不祥。 又表示災禍,《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59背叄:「不出壹歲,家必有恙。」意謂不出一年,家必有禍。又表示災氣、疾病,《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60背貳:「人毋(無)故而髮撟若虫及鬚眉,是謂恙氣處之。」意謂人的頭髮、鬚眉都無緣無故卷曲,狀如蟲子,是病氣滯留的現象。 | ||||||||||||
恿 | 金文從「心」,「甬」聲,「恿」同「勇」,「勇」字《說文》古文正從甬從心,金文用作姓氏,恿公戈:「恿公之元戈。」秦簡表示勇敢,《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壯能衰,恿能屈,剛能柔。」參見「勇」。 | ||||||||||||
悆 | 金文從「心」,「余」聲,與小篆構形相同。用作人名,意義不詳,季悆鼎:「季悆乍(作)旅鼎。」 《說文》:「悆,忘也。嘾也。从心余聲。《周書》曰:『有疾不悆。』悆,喜也。」 | ||||||||||||
悤 | 甲金文所從的粗點或寫成一豎之形,豎筆中間或加圓點為飾,圓點後來發展為一橫筆。戰國竹簡「悤」字加注「凶」聲,字形下部可能是「凶」和「心」的合寫(裘錫圭)。後來「悤」字的中間作左右兩斜筆交叉形,或作重疊的叉形(即從「囪」從「心」,參汗簡字形),「囪」左下省略則成「匆」,故異體作「怱」。「聰」字異體作「聦」。「蔥」字又作「葱」,陳漢平認為「悤」為心中之空竅,「蔥」亦因其葉中空而得名。漢代隸書「悤」旁又有寫作「忩」,從「公」為聲符。今天的簡化字「总」,就是「忩」的變形(裘錫圭)。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表示聰敏、聰慧,蔡侯紐鐘:「休有成慶,既悤于心」,意謂稱美得到的盛福,心靈聰慧。又用作擬聲詞,形容鐘聲,宗周鐘:「倉倉悤悤」,即「鎗鎗鏓鏓」。《說文》:「鎗,鐘聲也。」《說文》:「鏓,鎗鏓也。」段玉裁注:「鎗鏓善狀鐘聲。」又通假為「蔥」,表示青色,番生簋蓋:「易(賜)朱巿、悤黃(衡)」,即賞賜紅色的蔽膝、青色的用來繫玉佩的帶子。《說文》:「𦇎,帛青色」。《爾雅.釋器》:「青謂之蔥」。參見「巿」、「黃」。「恖黃」傳世文獻作「葱衡」,《禮記.玉藻》:「赤韍葱衡」。 簡帛文字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158背:「耳悤(聰)目明」。《莊子.外物》:「耳徹為聰」。《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第195行:「未嘗聞君子道,胃(謂)之不悤(聰)。」 許慎認為「悤」是怱怱、怱忙的意思,已非本義。《說文》:「悤(怱),多遽悤悤也。从心、囱,囱亦聲。」段玉裁注:「从囱从心者,謂孔隙旣多而心亂也。」 | ||||||||||||
惕 | 《說文》以為「惕」的本義是恭敬。《說文》:「惕,敬也。从心,易聲。悐,或从狄。」或體作「悐」,從「心」,「狄」聲。「悐」見於秦簡。《睡虎地秦簡.為吏為道》簡37-2:「術(怵)悐(惕)之心,不可【不】長。」整理者注:「怵惕,戒懼。」又見《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往者丞相周勃再建大功,及孝文時纖介怨恨,而日為之蝕,於是退勃使就國,卒無怵悐憂。」顏師古注:「悐,古惕字。」 「惕」由恭敬引申為警惕、謹慎。如《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以大國政令之無常,國家罷病,不虞荐至,無日不惕,豈敢忘職?」 「惕」也表示畏懼。《廣雅.釋詁二》:「惕,懼也。」如《左傳.定公六年》:「楚國大惕,懼亡。」《說苑.尊賢》:「十三年,諸侯舉兵以伐齊。齊王聞之,惕然而恐。」 「惕」表示急速。《玉篇.心部》:「惕,疾也。」如《國語.吳語》:「既而皆入其地,王安挺志,一日惕,一日留,以安步王志。」韋昭注:「惕,疾也;留,徐也。」 「惕」表示憂傷、憂慮。如南朝宋鮑照〈行路難〉:「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唐代元稹〈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六軍守衛於空宮,百吏宴安於私室,忝為臣子,誰不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