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口 (包括子部件) 共 317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𠱾
𠱾」字從「」,「」聲,疑為「」繁文,一說是「」的異體。
𠱾」字後世失傳,字書失載,金文最早見於西周晚期𠱾伯鬲,從「」,「」聲,構形本義不明,銘文通作「」,姓氏。
周策縱認為「𠱾」是「」的異寫。按古文字往往加「」旁作為飾筆,疑「𠱾」為「」之繁文(參古文字譜系疏證)。
上古文字有限,後來的孳乳字古皆借用同一初形,如「」、「」、「」、「」金文寫作「」,「」集數字之義,後加義符「」、「」、「」等另造「」、「」、「」等字,以專門表示握持、等待、詩歌等義,因皆從「」聲,故文獻常通用。
楚簡文字例如「𠱾」通「」,《郭店楚簡.五行》:「士又(有)志於君子道,胃(謂)之𠱾(志)士。」通「」,《郭店楚簡.六德》:「《𠱾》、《箸》」即「《詩》、《書》」。通「」,《上博楚簡.從政》:「命無𠱾(時),事必又(有)(期),則(賊)。」通「」,《上博楚簡.從政》:「𠱾(持)善不猒(厭)」。通「」,《上博楚簡.從政》:「以𠱾(待)名之至也。」通「」,《上博楚簡.君子為禮》:「(顏)(淵)𠱾(侍)於夫子。」(參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參見「」、「」、「」、「」、「」、「」、「」、「」等。
𤔲
金文「𤔲」從「𤔔」從「」,「𤔔」象治理絲線之形,「」是聲符,本義是治絲,引申有治理之義(參戴家祥)。
金文「𤔲」從「𤔔」從「」,「𤔔」象治理絲線之形,「」是聲符,本義是治絲,引申有治理之義(參戴家祥)。《說文》:「𤔔,治也。」「𤔲」在《說文》中是「」的籀文。可見許慎認為「𤔲」、「」是一字異體。金文「」字從「」從「」,「」是「」的初文,亦有治理之義。「𤔔」、「」、「」皆有治理之意,「」、「𤔲」很可能都是為治理一義而造的異體字。故張世超等認為「𤔲」、「」是改換義符的異體字。「」後訛變為「」,為小篆「」字所本。
早期金文「𤔲」、「」用法相同,後期「」專門表示言辭、誓辭,故與「𤔲」字分化為二字。
金文「𤔲」相當於後世的「」,參見「」。
金文表示治理,晉公盆:「廣𤔲四方」,又用作職官名,如金文中的三有𤔲(𤔲亦作治理解):𤔲工,即文獻的司空,掌管水土營造、修建房屋之事;𤔲土,即文獻的司徒,掌管土地及農事;𤔲馬,即文獻的司馬,掌管軍事。此外𤔲士,即文獻的司士,掌群臣的任免、刑賞諸事;𤔲寇即文獻的司寇,掌刑禁,是刑官之長。《禮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𡨥,典司五衆。」
《說文》:「辭,訟也。从𤔔,𤔔猶理辜也。𤔔,理也。𤔲,籒文辭从司。」段玉裁改「」為「」,注云:「今本說譌訟」。
𦵯
𦵯」甲骨文從「」從「」,亦從「」從「」,古文字偏旁「」與「」同,學者隸為「𦵯」,與「」字同義。大徐本《說文》「」字大篆從「」,與「𦵯」古形近。「𦵯」本義當為草名,卜辭用為地名。

于省吾謂「」從介聲,「𦵯」從害聲,古字通。按上古音「」、「」韻同,同屬月部。《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間曰蘇,自關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南楚江湘之間謂之芥。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周鄭之間謂之公蕡。沅湘之南或謂之𦵯」郭注:「今長沙呼野蘇為𦵯。」可見「」、「𦵯」為一語之轉。

金文「𦵯」從茻從害,見於西周早期井(邢)侯簋:「𦵯井侯服」,「𦵯」讀作「」,音介,《廣雅.釋詁》:「匄,與也。」表示授予井(邢)侯職事(參于省吾)。參「」、「」。
象張口之形,本義是人的嘴巴。
象張口之形,用來呼吸、說話和飲食。本義是人的口、嘴巴。《說文》:「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从口。」段玉裁注:「言語、飮食者口之兩大耑。『舌』下亦曰:『口所以言別味也。』〈頤〉象傳曰:『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許慎這個對「」字的解釋近乎常識,但深究之下,其實有補充的必要。
查作為人體的器官而言,口固然主要用作言語和飲食,但作為文字部件而言,「」主要解為一正面向前的「」,但除此之外,古文字部件中另有俯身朝下的「」(即「倒口)。就功能而言,正面的口的確是言語所由出,故古文字的「」前面加一短橫或一曲筆,即成「」,這是明證。但朝下的「」同樣可以發出聲音,但其不同於「」,而另有作用。這一點可參看「」「」等字。至於吃喝,則從古文字的觀點看,從來都從「倒口」或「」,而與正面的「」無關。有關討論可參看「」、「」等字。
甲骨文用作本義,《合集》13642:「疾口」,表示口部有病。金文用作族氏名;又表示說話,讀作「」,四祀𠨘其卣:「王口(曰):『尊文武帝乙宜』」,「」是供奉、放置;「文武帝乙」即商王帝乙,「文武帝」是帝名,「」是廟號;「」表示菜餚。全句意謂敬奉菜餚,祭祀文武帝乙。
簡帛文字用作本義,《郭店簡.語叢四》簡4:「口不慎而戶之[不]閟(閉),亞(惡)言報己而死無日」,表示口舌不慎重猶如門戶不關閉,惡言為報應,死期將至。《馬王堆帛書.雜療方》第46行:「口脣不乾」。
金文從「」從一彎曲的豎筆(以◎表示),象氣從口中向下呼出。以一彎曲的豎筆指示氣的呼出(參何琳儀、房振三)。「」字是為了表示語氣停頓的語氣詞而造的(徐寶貴)。
金文從「」從一彎曲的豎筆(以◎表示),象氣從口中向下呼出。以一彎曲的豎筆指示氣的呼出(參何琳儀、房振三)。「」字是為了表示語氣停頓的語氣詞而造的(徐寶貴)。
金文用作語助詞,坪安君鼎:「單父上官冢子憙所受平安君者也。」「」、「」是一字之分化,朱駿聲:「只,語已詞也,从口,象氣下引之形。按丨,指事。」
此外,「」、「」因古音相同,常常相混。「」字後世主要被借用作句末的語氣詞,即「之、乎、者、也」中最後的也。此外,「」字亦可用於句中作為語氣停頓,轉承下文的連詞。《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或《禮記•檀弓下》:「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現代漢語更進一步對「」字靈活地運用。參見「」。
許慎《說文》:「也,女陰也。象形。𠃟,秦刻石也字。」直指也字的本義乃女姓生殖器官之象形。這一點段玉裁注解從之:「此篆女陰是本義,假借為語詞,本無可疑者,而淺人妄疑之……」
」在甲骨文及金文中都沒有獨立成字,但卻廣泛地用作造字的部件,意義是向下張口,本網頁常稱之為「倒口」(inverted mouth)。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作為其他字的部件時,多可視作「」的另一種寫法,表達的是倒轉向下張開的「」,或曰「倒口」。「倒口」作為部件與許多字的結構與取義都極有關係,如引出解日常吃喝的「」、「」;解呼氣吹奏的「」、「」;和解向下面說話訓令的「」、「」;甚至解抽象的語言思想的「」、「」等。由是觀之,「」字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構義部件。

然而「」這個部件 (音「」,Unicode U+4EBC),自古到今都很容易與另一寫作「𠓛」的部件 (音「」,Unicode U+204DB)相混淆。這種相混的情況,古代的《說文》,和今日的《漢語大字典》,都不能免﹗

查「𠓛」從入從一,指的即《說文》的「三合之形」,與本欄頭字解「倒口」的「」於認知上必須予以清楚區別。就字的形態而言,「𠓛」的三劃都較直,而「」由於指向下張開的口,因此代表上下嘴唇的兩劃都較彎。這一點從金文的許多相關字形中都可以清楚得見。
參見「𠓛」。
甲金文從「」(倒口)從「」,是「」的初文。本義有兩說,一說表示閉口不言,一說表示呻吟。
今字的甲骨文構形由亼及一組成,或省一而只從「」。今字的釋形,各家意見分殊。其中,一說以為「」象倒置之口(參林義光、關子尹等),而「」可能是舌的省文,故「」象一口朝下伸舌;甲骨文中的「」、「」,和「」、「」等字的形構可作為此說之側證(參見「」、「」),此外,從「」從「」的今,也可視為「」的初文,有俯首呻吟、苦吟之意。另外,徐中舒則以為「」象木鐸之形,「」象鈴體,「」象木舌。徐氏指出商周時代,以木鐸發號施令,「」即發令當下的時刻,引申而有即刻、現在的意思。上面二說基本上對「」、「」的構形作出了兩種迥然不同的解釋,即分別指「口舌向下」與「木鐸」。此中,我們認為前說基本上對一些表達具體的事象的漢字,如「」、「」,和對一些較抽象的字如「」、「」(發號施令)都能提供合理解釋;而後說則不能全解釋上述漢字,而只能個別地解釋遠為抽象的「」字。平衡各種因素,我們認為第一說(即口舌朝下說話或飲食)較為合理。按此理解下的「」、「」的本義,其形構與「」、「」等字相類似。如是一來,徐中舒「木鐸」一說,即使局部地有一些道理,但已顯不出其必要性,根據奧坎剃刀 (Occam's Razor) 原則,乃可予剔除。
由是觀之,「」可能是俯首「呻吟」或「吟詠」的「」的原字,至於抽象意味的「」只是假借的結果。《說文》:「今,是時也」一訓,基本上只反映「」字假借以後的意義,而與今的原初字形無關。
此外,裘錫圭認為古文字「」是倒寫的「」字,「」象說話之形。裘說其實也暗示了「」應解作「倒口」,只不過他說「」象閉口不言,是「」的初文,但應通假作「」,表示閉口不作聲。《史記.淮陰侯列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也。」相同的用法還見於《呂氏春秋》、《說苑》、《黃帝內經素問》等。姑備一說。參見「」、「」等字。
至於「」字假借為時態意義的「」,其用法亦甚早出,甲骨文中「」已表示今日,《合集》20912:「今夕其雨」。
金文表示今日,縣妃簋:「其自今日,孫孫子子母(毋)□朢(忘)白(伯)休。」又表示現今、此時,訓匜:「今我赦女(汝)」,意思是說現在我赦免你。
金文從「」從「」,構形初義不明。張世超認為「」字從半「」,據卜辭,馬一丙,即同駕一車之馬二匹,半丙即一隻馬。
加藤常賢則認為象一卷布形,待考。
金文用作量詞,計算馬的單位。師克盨:「馬四匹」。又表示輔佐,史牆盤:「逨匹厥辟」,表示輔弼周王。
《說文》:「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
甲金文從「」從一短橫,指從口講出的說話。
」字的甲骨文及金文均從「」從一短橫,表示口之上有所出,短橫象出於口的聲氣。本義是口講的「說話」或「言詞」。《說文》的訓解正是:「曰,詞也。從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凡曰之屬皆从曰。」段玉裁注:「䛐者,意內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謂之曰,亦謂之云。」「《孝經音義》曰:从乙在口上。乙象氣,人將發語,口上有氣。」「」字形構與「」、「」相類似,因「」是「」(倒口)之下出「」,而「」則是「」之上出「」。參見「」、「」。
甲骨文表示說,《合集》586:「王曰」。又表示叫做,相當於「謂之」,《合集》14295:「東方曰析,風曰劦。」意謂東方名叫「」,那裏的風叫做「」。
金文也表示說,大盂鼎:「王若曰」,即周王這樣說。又表示叫做,曶鼎:「受𢆶(茲)五[夫]:曰陪、曰恒、曰[耒耒]、曰□、曰省。」意謂接收五名奴隸:名叫陪、名叫恒、名叫[耒耒]、名叫□、名叫省。又用作句首語氣詞,史牆盤:「曰古文王」。《尚書.堯典》:「曰若稽古」。
戰國竹簡表示說,《郭店簡.緇衣》簡45:「宋人又(有)言曰」。《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3:「孔子曰」。又表示叫做,《郭店簡.老子甲》簡34:「智(知)和曰明」,意謂知道和的道理叫做「」。《清華簡二.繫年》簡31:「晉獻公之婢(嬖)妾曰驪姬」,意謂晉獻公寵愛的妾妃名叫驪姬。
甲金文全字意會在上位者張口(亼)向跪坐之下人(卩)發施號令,本義是命令。
甲金文從「」從「」,「」象「」之倒置形,「」象跪坐之人形。全字意會張口(亼)向跪坐之下人(卩)發施號令,本義是命令。《說文》:「令,發號也。从亼、卪。」「」、「」古本一字,後分化為二字,參見「」。
甲骨文「」用作動詞,指命令。《合集》14295:「今一月,帝令雨。」《合集》20451:「王令御(禦)方」,指王命令抵禦方國。
金文「」亦用作動詞,指命令。乍冊睘卣:「王姜令乍(作)冊睘安尸(夷)白(伯)」,指王姜命令作冊睘向夷伯問安。又用作名詞,指命令,大保𣪕:「王降征令于大保」,指王對太保下達征戰的命令。另,「」指任命,曶鼎:「曶,令女(汝)更(賡)乃且(祖)考𤔲卜事。」全句指曶,任命你延續你祖上掌管占卜的事。「」又從命令引申指賞賜,獻𣪕:「楷白(伯)令氒(厥)臣獻金車」,指楷伯賞賜名叫獻的臣子青銅車。金文有「天令」一詞,即傳世典籍中的「天命」,彔白[冬戈]𣪕蓋:「惠弘天令(命)」,指仁惠、寬大的天命(王輝)。由於生命由天所賜,「」由賜予引申指生命、壽命。頌鼎:「通彔(祿)、永令(命)」,指完全的福蔭、長久的壽命。另金文「」可用作「」,成周鈴一:「王成周令(鈴)。」
秦簡「」亦用作本義,指命令,《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簡101:「其叚(假)公,叚(假)而有死亡者,亦令其徒、舍人任其叚(假)。」全句指如果借用官有器物,借的人死亡,應命令服役的徒眾或其舍人負責。又「」可用作官名,《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24:「即令令史某齒牛,牛六歲矣」,指當即命令令史某檢查牛的牙齒,牛已經六歲了。
傳世古籍中「」從命令引申有使、讓的意思,《廣雅.釋詁一》:「令,使也。」《戰國策.趙策一》:「故貴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又「」有美好的意思,《爾雅.釋詁上》:「令,善也。」《詩.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聞令望。」鄭玄箋:「令,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