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口 (主部件) 共 99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𠱾
𠱾」字從「」,「」聲,疑為「」繁文,一說是「」的異體。
𠱾」字後世失傳,字書失載,金文最早見於西周晚期𠱾伯鬲,從「」,「」聲,構形本義不明,銘文通作「」,姓氏。
周策縱認為「𠱾」是「」的異寫。按古文字往往加「」旁作為飾筆,疑「𠱾」為「」之繁文(參古文字譜系疏證)。
上古文字有限,後來的孳乳字古皆借用同一初形,如「」、「」、「」、「」金文寫作「」,「」集數字之義,後加義符「」、「」、「」等另造「」、「」、「」等字,以專門表示握持、等待、詩歌等義,因皆從「」聲,故文獻常通用。
楚簡文字例如「𠱾」通「」,《郭店楚簡.五行》:「士又(有)志於君子道,胃(謂)之𠱾(志)士。」通「」,《郭店楚簡.六德》:「《𠱾》、《箸》」即「《詩》、《書》」。通「」,《上博楚簡.從政》:「命無𠱾(時),事必又(有)(期),則(賊)。」通「」,《上博楚簡.從政》:「𠱾(持)善不猒(厭)」。通「」,《上博楚簡.從政》:「以𠱾(待)名之至也。」通「」,《上博楚簡.君子為禮》:「(顏)(淵)𠱾(侍)於夫子。」(參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參見「」、「」、「」、「」、「」、「」、「」、「」等。
象張口之形,本義是人的嘴巴。
象張口之形,用來呼吸、說話和飲食。本義是人的口、嘴巴。《說文》:「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从口。」段玉裁注:「言語、飮食者口之兩大耑。『舌』下亦曰:『口所以言別味也。』〈頤〉象傳曰:『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許慎這個對「」字的解釋近乎常識,但深究之下,其實有補充的必要。
查作為人體的器官而言,口固然主要用作言語和飲食,但作為文字部件而言,「」主要解為一正面向前的「」,但除此之外,古文字部件中另有俯身朝下的「」(即「倒口)。就功能而言,正面的口的確是言語所由出,故古文字的「」前面加一短橫或一曲筆,即成「」,這是明證。但朝下的「」同樣可以發出聲音,但其不同於「」,而另有作用。這一點可參看「」「」等字。至於吃喝,則從古文字的觀點看,從來都從「倒口」或「」,而與正面的「」無關。有關討論可參看「」、「」等字。
甲骨文用作本義,《合集》13642:「疾口」,表示口部有病。金文用作族氏名;又表示說話,讀作「」,四祀𠨘其卣:「王口(曰):『尊文武帝乙宜』」,「」是供奉、放置;「文武帝乙」即商王帝乙,「文武帝」是帝名,「」是廟號;「」表示菜餚。全句意謂敬奉菜餚,祭祀文武帝乙。
簡帛文字用作本義,《郭店簡.語叢四》簡4:「口不慎而戶之[不]閟(閉),亞(惡)言報己而死無日」,表示口舌不慎重猶如門戶不關閉,惡言為報應,死期將至。《馬王堆帛書.雜療方》第46行:「口脣不乾」。
金文從「」從一彎曲的豎筆(以◎表示),象氣從口中向下呼出。以一彎曲的豎筆指示氣的呼出(參何琳儀、房振三)。「」字是為了表示語氣停頓的語氣詞而造的(徐寶貴)。
金文從「」從一彎曲的豎筆(以◎表示),象氣從口中向下呼出。以一彎曲的豎筆指示氣的呼出(參何琳儀、房振三)。「」字是為了表示語氣停頓的語氣詞而造的(徐寶貴)。
金文用作語助詞,坪安君鼎:「單父上官冢子憙所受平安君者也。」「」、「」是一字之分化,朱駿聲:「只,語已詞也,从口,象氣下引之形。按丨,指事。」
此外,「」、「」因古音相同,常常相混。「」字後世主要被借用作句末的語氣詞,即「之、乎、者、也」中最後的也。此外,「」字亦可用於句中作為語氣停頓,轉承下文的連詞。《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或《禮記•檀弓下》:「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現代漢語更進一步對「」字靈活地運用。參見「」。
許慎《說文》:「也,女陰也。象形。𠃟,秦刻石也字。」直指也字的本義乃女姓生殖器官之象形。這一點段玉裁注解從之:「此篆女陰是本義,假借為語詞,本無可疑者,而淺人妄疑之……」
」在甲骨文及金文中都沒有獨立成字,但卻廣泛地用作造字的部件,意義是向下張口,本網頁常稱之為「倒口」(inverted mouth)。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作為其他字的部件時,多可視作「」的另一種寫法,表達的是倒轉向下張開的「」,或曰「倒口」。「倒口」作為部件與許多字的結構與取義都極有關係,如引出解日常吃喝的「」、「」;解呼氣吹奏的「」、「」;和解向下面說話訓令的「」、「」;甚至解抽象的語言思想的「」、「」等。由是觀之,「」字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構義部件。

然而「」這個部件 (音「」,Unicode U+4EBC),自古到今都很容易與另一寫作「𠓛」的部件 (音「」,Unicode U+204DB)相混淆。這種相混的情況,古代的《說文》,和今日的《漢語大字典》,都不能免﹗

查「𠓛」從入從一,指的即《說文》的「三合之形」,與本欄頭字解「倒口」的「」於認知上必須予以清楚區別。就字的形態而言,「𠓛」的三劃都較直,而「」由於指向下張開的口,因此代表上下嘴唇的兩劃都較彎。這一點從金文的許多相關字形中都可以清楚得見。
參見「𠓛」。
甲金文從「」從一短橫,指從口講出的說話。
」字的甲骨文及金文均從「」從一短橫,表示口之上有所出,短橫象出於口的聲氣。本義是口講的「說話」或「言詞」。《說文》的訓解正是:「曰,詞也。從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凡曰之屬皆从曰。」段玉裁注:「䛐者,意內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謂之曰,亦謂之云。」「《孝經音義》曰:从乙在口上。乙象氣,人將發語,口上有氣。」「」字形構與「」、「」相類似,因「」是「」(倒口)之下出「」,而「」則是「」之上出「」。參見「」、「」。
甲骨文表示說,《合集》586:「王曰」。又表示叫做,相當於「謂之」,《合集》14295:「東方曰析,風曰劦。」意謂東方名叫「」,那裏的風叫做「」。
金文也表示說,大盂鼎:「王若曰」,即周王這樣說。又表示叫做,曶鼎:「受𢆶(茲)五[夫]:曰陪、曰恒、曰[耒耒]、曰□、曰省。」意謂接收五名奴隸:名叫陪、名叫恒、名叫[耒耒]、名叫□、名叫省。又用作句首語氣詞,史牆盤:「曰古文王」。《尚書.堯典》:「曰若稽古」。
戰國竹簡表示說,《郭店簡.緇衣》簡45:「宋人又(有)言曰」。《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3:「孔子曰」。又表示叫做,《郭店簡.老子甲》簡34:「智(知)和曰明」,意謂知道和的道理叫做「」。《清華簡二.繫年》簡31:「晉獻公之婢(嬖)妾曰驪姬」,意謂晉獻公寵愛的妾妃名叫驪姬。
甲金文會人張開口說話之意,古時兄長是命令者,有督率諸弟的責任,故從「」。本義是兄長。
甲金文從「」從「」,會人張開口說話之意,古時兄長是發施號令的人,有督率諸弟的責任(沈培),故「」字從「」為意符。本義是兄長。《說文》:「兄,長也。从儿从口。凡兄之屬皆从兄。」
甲金文或於「」字所從的「」形畫出手指之形,與「」、「」、「」等字常寫作覆手形相近,以表示兄長是年紀比較大的人;一說從覆手形的「」可能是表示賞賜的「」的表意初文,因為賞賜物多種多樣,所以沒有畫出來,只強調手形,以表示授予的動作。沈培認為從覆手形的「」既是兄長的「」的異體,也是「」的表意初文。
後期文字「」形的橫筆貫穿左右的豎筆,與「廿」形近。或加從「𡉚」(「」)為聲符。或加從「」為意符。
此外,注意區別古文字「」和「」。「」字和不從「」的「」字的分別是「」的人形是站立的,而早期「」字的人形是跪坐的(姚孝遂)。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兄長,是祭祀對象,《合集》2870:「㞢(侑)兄甲」,表示對兄甲進行侑祭。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兄長,王孫遺者鐘:「用樂嘉賓父兄」,表示以娛樂賓客和父親、兄長。齊侯鎛:「保吾兄弟」。又用作「」,表示賞賜,作冊折方彝:「令乍(作)冊折兄(貺)望土于相侯」,「作冊」是官名,指掌管簡冊,負責文書記錄的史官。「」是人名,「望土」是望地的田土,表示命令作冊折賞賜望土給相侯。中方鼎:「今兄(貺)畀汝䙐土,作乃采。」「貺畀」同義連文,表示賜予,意謂如今賞賜給你䙐地的田土,作為你的采邑。《爾雅.釋詁》:「貺,賜也。」
」與「」的分別是,「」指轉交賞賜物,而「」則是指上對下的賜與,中間無他人轉交(彭裕商)。
戰國竹簡也用作本義,指兄長,《上博竹書四.內豊》簡4:「古(故)為人兄者言人之㑆(兄)之不能慈俤(弟),不與言人之俤(弟)之不能氶(承)㑆(兄)者。」意謂因此做人兄長的,應談論哥哥不能慈愛弟弟的情況,不去談論弟弟不承奉哥哥的情況(季旭昇)。
」從「」(農具)表示加把勁耕作,從「」表示用力時的呼喝聲(孫常敍)。本義是加把勁,引申為增加。
金文從「」從「」,「」象耒耜(農具)形。孫常敘認為「」的詞義似乎從用來掘土向下壓耒時加一把力氣的掘地勞動裡生出來的,從口可能是表示用力時口裡的呼聲或氣息。
《說文》則認為「」是以言語誣衊他人之意。
金文用作人名外,表示嘉美、表彰,與「」字用法相同,虢季子白盤:「王孔加(嘉)子白義」,表示王嘉美子白。
《說文》:「加,語相增加也。从力从口。」段玉裁改為「語相譄加也」,注云:「譄下曰:加也。誣下曰:加也。此云語相譄加也。知譄誣加三字同義矣。誣人曰譄:亦曰加。」
」從「」從「」,表示張大嘴巴,本義是開口,是「」的初文(裘錫圭)。引申為離去。
」從「」從「」,構形本義有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是「」的初文,「」、「」表示張大嘴巴,本義是開口(裘錫圭)。
裘錫圭認為「」字的離去義可能從張口義引申而來,人張口則兩唇相離。
第二種認為「」象洞口,「」為人形,古人穴居,會人離開家門外出之意。與「」字初義相近。後期金文及戰國楚簡加從「」或「」,強調離去、行動之義。
甲金文表示離去,哀成弔鼎:「少去母父」,表示自小離開父母。又表示去除、廢除,中山王圓壺:「大去型罰」。
《說文》:「去,人相違也。从大,𠙴聲。凡去之屬皆从去。」段玉裁注:「違,離也。人離故从大。大者,人也。」
此外,從「」從「」的「」又是「」的初文,上面的「」是器蓋,本義是蓋子,後加「」分化出「」字專門表示蓋子。「」的初文(古韻屬盍部)與「」的初文(古韻屬魚部)是同形異字。
後世從「」的字有盍部的讀音,如「」、「」;也有魚部的讀音,如「𥬔」、「」,是混淆了兩個字的結果(裘錫圭)。
甲金文從「」從「」,表示盾牌堅固,「」是「」的初文(丁山),本義是堅固。
甲金文從「」從「」,「」是「」的初文,本義是堅固(丁山)。古是堅固之固的古字。古所從的上部象盾牌,盾牌具有堅強的特點,所以古人在「」字上加區別性意符「」造成「」字來表示堅固之固這個詞(裘錫圭)。
後期金文漸漸線條化,上部變為「」形,為小篆所本。
甲骨文用為貞人名、地名,金文表示過去,與「」相對,牆盤:「曰古文王,初𢿐龢于政。」又用作連詞,典籍作「」,大盂鼎:「古(故)天異臨子」。又用作地名,「尃古」即「蒲姑」,在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北。
《說文》:「古,故也。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凡古之屬皆从古。𠖠,古文古。」參見「」及參見「」。
甲金文「」所從的「」、「」皆聲,「」象兩條曲線相勾連,本義是勾連。
甲金文從「」從「」,「」、「」都是聲符,故「」是雙聲字。「」象兩條曲線相勾連,表示互相糾纏,「」從「」分化而來,「」是分化符號,故「」承襲了「」的糾纏義。「」後除可解作「」外,也衍生為「句子」的「」,究其原因,亦因為句子的形成,涉及的正是言辭的前後相隨與鉤連也。
」字甲骨文辭殘,用義不明。金文用作器名,指形狀彎曲,用於懸挂器物的「」狀的用具,後作「」;內公鐘鉤:「內公乍(作)鑄從鐘之句(鉤)。」「」讀作「」,姓氏,表示芮公鑄造隨行所用的鐘的鉤。參見「」。「」又通作「」,表示年老而至身體彎曲佝僂。師器父鼎:「用祈釁(沬)壽黃句(耇)吉康。」表示祈求終壽、年長髮黃、吉祥、康寧。
《說文》:「句,曲也。从口,丩聲。凡句之屬皆从句。」這意義的「」段玉裁即注為「凡曲折之物」。循著「」、「曲折」、「糾纏」等基本義項,「」後來更引申出「句子」的「」這極重要的義項。究其因由,大抵亦與句子的形成必涉及言辭的前後相隨與鉤連有關,以西方語言學的概念譬況之,「句子」的「」,是 articulation 或節節相鉤連的意思〔按:拉丁文 articulus 解「肢節」,又引申為「部分」]。「」字這個與語言運用有關的意義,從古代禮制中由下傳話以告上的行為可以側見。《漢書.卷四十三.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賓,臚、句傳。」顏師古注引蘇林曰:「上傳語告下為臚,下告上為句也。」
」字「句子」或「章句」的意義通行後,原義為「鉤曲」的「」又漸被改寫作「」。段玉裁注「」字時即又說:「古音總如鉤。後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屨。又改句曲字為勾。」

此外,「」字於上古又有多種通假用途,如通假作「」,鑄客簠:「鑄客為王句(后)六室為之。」表示這件青銅器是鑄匠為王后所造。「王句」即「王后」。又用作地名,三年𤼈壺:「王才(在)句陵。」
戰國竹簡通假作「」,表示苟且、隨便,《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50-51:「臨材(財)見利,不取句(苟)富;臨難見死,不取句(苟)免。」又通假作「」,《清華簡一.尹至》簡1:「湯曰:『各(格)﹗女(汝)丌(其)又(有)吉志。』尹曰:「句(后)﹗我逨(越)今昀=(旬日)。」以上引文伊尹稱呼湯為「」,表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