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年齡的增長,生理機能逐漸退化。一般長者認為自己「人老就冇用」,因為他們感到自己的肌肉功能和心肺功能都日漸衰退。有些長者更患有以下的慢性疾病。
當長者患有慢性疾病,體能的影響會更大: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常進行體力運動的人,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比率較低,患上冠狀動脈心臟疾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結腸癌、乳腺癌和抑鬱症的風險亦較低。對一般長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運動有助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糖、高膽固醇及高血壓,預防認知障礙症。而對中風患者,運動可以保持和改善患肢功能,行動能力和自理能力,預防再次中風。
那管你是80或90歲,健康或疾病,定期運動可以:
健康的體能包括:
運動的建議
運動訓練可改善長期病患者的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包括患有腎病的人士。但患有心血管、肺部、或代謝性疾病如心臟病、心臟衰竭、高血壓、慢性肺病、哮喘、糖尿病等的人士,在運動開始前必須要徵詢醫生的意見。這不是指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於完全不可以運動,但他們是應在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監督下進行。
不過,無論你有沒有運動習慣,若在最近3個月有以下症狀:
請立即約見你的醫生作身體檢查。
其他特別情況
適當的運動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星期至少要有:要確保運動適量,運動強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有兩個建議方法,包括心跳儲備率法和主觀運動強度評分。
心跳儲備率法
運動時的心率一般是以年齡計算的最大心率的40%到70%的做為訓練強度的指標。這個計算方法有考慮到個人的基本體能,可以在每次開始運動前都量一量血壓,計算一下。其計算方式是以
(最大心跳率 – 休息時心跳率)×(40%到70%)+ 休息時心跳率
來做為運動時欲達到的心跳率。若你三個月內沒有任何做帶氧運動的習慣請先由用40%到55%來計算目標心跳率。
年齡50歲,休息時心跳率每分鐘90次
最大心跳率: | 220 –年齡(50) = 170 |
運動目標 | |
運動時最低 | (170-90)x 0.4+90 |
運動時最高 | (170-90)x 0.7+90 |
運動時,你應按「主觀運動強度評分表」的指標,留意自己的生理反應(包括轉急促的呼吸、加快跳動的脈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量。根據「主觀運動強度評分表」,運動強度分級水平應超過4分, 但不應超過7分。如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疑問,可先請教醫生,才參與運動,會更加安全。
0 | 靜止狀態 | |
1 | 非常非常容易 | |
2 | 非常容易 | |
3 | 較容易 | |
4 | 容易 | |
5 | 適中 | |
6 | 吃力 | |
7 | 較吃力 | |
8 | 較辛苦 | |
9 | 非常非常辛苦 | |
10 | 極度辛苦 |
何為輕鬆?何為劇烈?請以能否能保持說話作參考。
一個良好的運動訓練計劃應包括:
執行運動計劃前,除了應與醫生或治療師共同討論選擇適合健康需要的運動方式外,我們亦要先制定運動計畫,包括運動時間的長短、頻率、強度及種類。一個良好的運動計畫應包括:
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有效的運動時間、頻率和強度會因個人的體質和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因此請先向你的醫生或治療師查詢,聽取他們的意見,共同制定運動計畫。
運動時,為了避免意外,減低運動引起的不適和受傷的機會,我們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以下我們會提供不同類別的運動的例子,包括心肺功能鍛鍊運動、肌肉鍛鍊運動、伸展運動、平衡防跌運動和坐式/卧式運動
運動選擇包括以下各項,並根據「FITT方程式」的運動原則為大家一一解說。
心肺功能鍛鍊運動:
肌肉鍛鍊運動:
伸展運動:
後提腿 |
|
|
|
坐馬 |
|
|
|
踮腳站立 |
|
|
坐式及卧式運動-給行動能力較差的長者:
(詳情可參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普及健體操 - 坐式及卧式運動)
太極拳
初學的長者不防先考慮一些招式較少或已簡化的太極拳,例如十式太極。
進行太極拳時若出現關節不適,應立即停止,若諮詢過教練後情況仍然持續,應盡快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資料來源: 醫院管理局-2005年「太極不倒翁」社區長者防跌計劃,防跌太極十式
沙包/水樽運動
側提腿 |
|
|
|
四頭肌運動 |
|
|
|
手上舉運動 |
|
|
|
二頭肌運動(老鼠仔 |
|
|
沙包一般可以在醫療用品及體育用品公司買得到。而水樽可以因應自己的能力使用不同容量的水樽和注入多些或小些水。若果買不到沙包,可以用綠豆和布縫制豆袋代替。
其他適合長者的運動
適合長者的運動還有行樓梯、競步、老人健康舞、社交舞及踏單車等。其他運動如木球、草地滾球、游泳以及水中健體班都很適合長者進行,惟開始時最後由專業之教練帶領。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處經常有舉辦不同之長者運動班以供長者參加。詳情可向康文署查詢。
資料來源: 香港衛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