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156 ubeat ebook
P. 38

俞老師表示目前的教科書僅以銜接教材自居,內容                             俞老師指出,以往老師會在堂上討論時事或爭議性
            有機會需要再次調整。部分書商的教材更是直接未                             事件,並非取決於個人喜好,而是參考當時受局方
            有涵蓋「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這課題,令老師                             認可的書商教材。(黃嘉愉攝)
            在備課時倍感困難。(黃嘉愉攝)


                                                               澀難懂的憲制秩序、法律條文調後,先讓學生學習
                但新課程下,有關議題不在討論範圍內。他認
                                                               較為貼身的「香港多元文化特徵」課題,但這個建
            為現在課程內容不具高層次思考,教學又沒有互
                                                               議在教師研討會中遭教育局拒絕,其他老師提出的
            動,上堂氣氛非常沉悶,學生昏昏欲睡。
                                                               建議十居其九亦被否決。俞批評局方連一點空間都
                                                               不給老師,老師希望教好公民科也是枉然:「注定
              課程重複 規限教學自主性                                     老師或學生,都不可能在這科有很大得着。

                開學兩個月,師生發現該科內容與已有知識重
            複,也曾有學生在課堂上質疑為何要再學初中的                              學生失學習興趣

            課程。俞表示以往初中通識科早已談及「一國兩                                  在沙田區某中學就讀中四的Ivan(化名)也有質
            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框架以及設立背                             疑過公民科課程內容,他有感教材有明顯的政治傾
            景,到中四時則會探討一國兩制下港人生活素質的
                                                               向:
            改變,以及重大事件如一地兩檢、人大釋法對於一
                                                                   「課程提供的內容都是事實,但無論內
            國兩制的影響,課程難度因應學生程度而遞進。但
                                                               容是真是假,我們都沒有動力學習這科,
            目前公民科只是不斷強調「一國兩制,一國為先」
                                                               (讀公民科)不用思考,上課也沒有意
            以及「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義。」
                俞認為:
                                                                   他剛在10月完成了首次公民科測驗,考核模式
                「你既然要我們教,我們一定會幫你教                              包括選擇題及短答。測驗之前,Ivan只稍稍看過筆
            好學生,照書直說不難,但教育不可能是                                 記,但他表示足以應付測驗,皆因大部分選擇題的

            單向,你要讓學生有學習動機。」                                    答案都十分明顯。他舉例指有題目問及中國政府對
                有見及此,俞子游曾嘗試在現有課程框架上作                           於舊中國與外國簽訂的協定的立場如何,選項有全

            調整,如在教授香港回歸歷程時以「屯馬開通真的                             部承認、承認但會修改、全盤廢除等,一般人都知
            興奮」一曲作為引入,介紹宋皇臺的歷史,但他承                             道中國的立場並不會軟弱至全盤接受,因此自己不
            認這只能稍稍提起學生興趣,往後難以持續。他也                             需溫習已能憑常識推敲出正確答案。Ivan又指,即便

            考慮過調整課題次序讓學生更容易消化,例如將晦                             是短答題,題目也有既定立場,例如要求就題目提


       38    大學線月刊 2021年12月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