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163 ubeat ebook
P. 21
1945年後,社會處於戰後百廢待興、韓戰又至 價格和品質的取捨
的狀態——聯合國制裁中國,不准中國貨物出口外
堅持古法釀製
國,令依靠大連黃豆為原材料的本地醬園受挫。陳
八十年代初,九龍醬園第三代傳人黃國輝繼承
天佑指,所幸的是,香港時屬英國管轄的獨特政治
家業,與堂兄黃國柱一同經營。彼時,大批超市進
背景,加上當時其他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及印
駐香港,貨架盡是機器生產、含添加物的豉油,一
尼等,正面臨內戰,無法進行外輸,令香港成為亞
樽售價不過十多元。相反,九龍醬園最著名的頭
太地區唯一出口港,不僅不受聯合國禁令所限,更
抽——金牌生抽皇一樽650毫升卻已索價126元,足
能從他國入口黃豆。黃國柱指:「出口有Quota(限
足比超市豉油貴10倍。對此,黃國柱坦言豉油般大
額),買多少外國黃豆,才能出口多少醬料。所以
眾化的食品,本該以市民可負擔的價格出售,但無
我們要同時買美國、加拿大黃豆才有配額賣(更多
奈他們堅持傳統生曬,導致生產成本高,「但試問
的)豉油。」
又有多少人會買貴豉油?」
戰後,九龍醬園逐步恢復外銷,更在荃灣開設
為節省成本,黃國輝只好把部分生產工序如黃
分廠,專門生產出口美國的產品。同時,他們趁機
豆發酵,遷移至東莞廠房,其餘主要工序如品質監
擴充業務,開設了五間門市,成為本地五大醬園之
控,則保留在元朗工廠。同時,他引入鏟豆機及入
一。
樽機,提高生產效能,但卻從未計劃在豉油添加化
學物,「鬥價格,我們一定鬥不過,但起碼豉油的
醬園鼎盛 卻難敵搬遷命運 品質要夠好。」幸得一班對食講究的顧客支持,九
龍醬園仍能收支平衡,更在九十年代獲永安百貨及
五十年代末,政府在九龍城興建徙置區安置木
City’super的邀請,將貨物上架。
屋區居民,要求位處該區醬園,包括九龍、冠珍
等,於1962年前搬走。當時政府與商會協商,為
受影響的醬園換地,又積極鼓勵醬園東主買地、再
補地價,將葵涌及西貢農地改為工業用地。然而,
商會認為西貢風勢大兼地勢不平,故拒絕西貢的選
項;有部份成員如同珍醬園,則搬入葵涌。
九龍醬園的黃國柱指,在地勢平坦、陽光可直
曬的環境設廠,才最有利醬園發展。他憶述,由於
葵涌地勢起伏,難以建廠,兼補地價昂貴,故他們
沒有採納政府的建議。其後,他們覓得元朗屏山的
農地,並以短期租約形式——每年分四季,繳交改
變土地用途的費用,終在1963年搬入現址。新廠面
黃國輝是九龍醬園的第三代傳人,至今仍
積近20萬呎,為九龍醬園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黃 堅持以天然生曬的方法來生產豉油。(李
國柱指: 曄攝)
「幸得當日被迫遷,否則醬
園也沒有今日的規模。」
大學線月刊 2022年12月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