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
石傲枝
崇基訊息工程(1999)工商管理碩士(2001)
早些年頭,正值資訊科技熱潮,許多僱主要趕這淌混水,忙不迭大搞「甲乙丙多金網站」、「陳大文多金網站」。正要大展拳腳,在這「多金」熱潮中多分一杯「金」,卻苦無足夠資訊科技人才。僱主們老實不客氣的指出,香港大學生在資訊科技運用上還十分落後。
最初全港還只有中文大學有一科「資訊」掛帥的工程科目,算是對僱主們有所交代。但既然各大僱主仍有所求,急人之難,中大豈甘於人後。各大課程趕緊跟這個「資訊」拉些關係,莫不在科目內加些與「資訊」有關的內容,替自己添上一些「資」釆,更甚者推出各種新的與「資訊」有關的課程、副修甚至學位。此外中大又推出「資訊科技基準試」,不管你天賦異稟,才高八斗,不能通過這個試,就不能畢業。一時之間,全民皆「資」,好像念了中大,就懂「資訊」,就會發財。雖然熱潮爆破時,嗚呼哀哉,僱主再也不顧這些考試等為何物,另有新的要求。大學對此反應,豈會落後。
各大僱主見祖國經濟發展急速,北上發展大有可為,正要大展拳腳,北上發財,卻苦無富有國內經驗人才。僱主們老實不客氣的指出,香港大學生中文英文普通話都不行,又不會跟國內人打交道。既然各大僱主求才(財)若渴,中大豈可讓僱主們失望。結果「中國就業發展訓練計劃」出現,各書院推出各式各樣的海外語文交流課程,有些乾脆把北上實習定為課程一部份。此外當然不能不提中大的「語文標準試」(英評試?),中文英文普通話,僱主要求,豈能例外。考試不合格者不能畢業,自然不在話下。
想想看,我們身為中大人是多麼的幸福,大學知道各僱主求才心切,為了讓學生們畢業時可在這些僱主身上分上一些油水,在課程編排、學生活動以及校園生活各方面,莫不以「學生發財為本」。基本上每個大學生,除非在學時有意作反(如學生會那些仁兄),畢業時都是「僱主要求品質保證」的「好人才」,僱主既然賞識,獲得重用自能發財。這可不是說笑,通常外國大學向外公布的,是學校在學術成就上的發展,又或者哪位學者發表傑出研究等等;中文大學卻喜歡不時發表中大畢業生的就業率(通常不錯)以及入職薪金(通常挺高)等。說穿了,就是說:「你看!我們中大畢業生又發財了!」
回想當年上崇基通識課,提及何謂大學,什麼是大學生。大概大學是秉承傳統文化之所,孕育智慧之源,帶領社會之先鋒;而大學生則是有獨立思考能力,放眼社會世界,引領社會潮流,能為社會為民族謀求福祉的一群。另外課堂也提及中大「博文約禮」校訓何解,中大精神,傳統文化責任云云。年代久遠,聽了一少半,忘了一大半,含含混混,總不清楚。再看看校徽上那四個古體字「博文約禮」,歪歪斜斜,我一向甚是懷疑,總覺得那根本就是四個金錢符號。老實說,看看今天我們學校走的方向,很難不懷疑我校成立之初本就以「錢錢錢錢」為校訓。
近年大學發展,大受政府對大學教育資助撥款方式左右。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撥款的原則很簡單,就按學生人數多寡分配,不管你課程教學質素如何,總之多收多分,童叟無欺。學校要發展,甚至要生存,總得靠政府撥款;要政府撥款,就得收到學生;要收到學生,就得要學生覺得物有所值。
學生唸完三年大學,畢業時若成了僱主們的寵兒,職高薪厚,平步青雲,發乎其財,自然甚為化算;相反,若學生一味博文約禮,先賢哲理無一不通,國家時政無一不會,練得德智體群美樣樣皆全,卻不太懂得發個電子郵件,寫篇信件不太合格式,見到顧客不會打躬作揖,普通話說得不太靈光,不是僱主心中的理想僱員,不得重視,畢業即失業,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花了三年光陰,若竟換不到多少的金回來,豈不賠本?
學生的心態就是如此。你去問一問這些年頭的中大學生,當年選中大是否為了中大「博文約禮」的校訓?是否因為中大講究傳統文化?是否因為中大的宗旨是「以滿足香港、全中國,以至世界各地人民的需要,並為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恐怕大都未必,大概連中文大學有這個所謂傳統使命亦不清楚。他們選讀中大,很多時不外乎幾個原因:學校排名高,有名氣,歷史久,畢業生多,網絡好,畢業生找工作容易,學科出名等。林林種種,都不過圍繞著他日能否為僱主聘用,能否發財打圈。
早年香港幾所學院升格為大學,香港一夜之間多了幾間大學本來是好事。可是現在看來,那其實不是「學院升格」,而是「大學降格」。
以往理工學院跟大學之間的不同,在於前者以實用專科訓練為主,講求快速配合當下社會環境的人力資源需求;而後者則比較著重前瞻性的研究,講求開創知識,講求通才教育,訓練學生對市場大環境的視野,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
可是大學那些不知何年月日才見成效的研究項目,或大學那些「無一精通」的通才,一般不大符合現代求短期回報的香港僱主們的脾胃。為求吸引學生就讀,中大新的課程越開越專門,為求盡早讓學生應付僱主們的要求。例如以往只有一個綜合工商管理課程,訓練的是對商界各項目都略知一二的通才。現在工商管理學院卻越開越多專門分科,學生三年大學專攻一科,目標僱主清晰,畢業之時已保證符合一類僱主要求,自然易覓好工。這其實就是當年理工學院發展的方向,重點是應合刻下就業市場的需求。當年新升格的大學現在主要仍走其舊路,無可厚非。但原來的大學卻也開始放棄本身的專長,反轉而走以往理工學院發展的方向,那不是「大學降格」是什麼?
誠然,專科學生畢業時求職容易,畢業之初確有職業上的優勢,畢業後首幾年,確容易比別人「財」高八斗。但這個「學生發財」的優勢,亦要能夠保證「長發長有」才有意思。現今市場日新月異,幾年之內,一類工種需求可以急起急落,若太過專注於一門知識,畢業後若市場需求改變,轉職就有困難,橫向的跨行業發展亦不容易。
例如當年跟我一起念訊息工程的同學,畢業時正值資訊科技發展高峰期,外間求才若渴,他們可以隨意轉工,薪金還要「級級跳」,好不厲害。但科技泡沫爆破時,他們好多都首當其衝,減薪裁員,岌岌可危。他們不是沒打算轉行,奈何當年只得三年大學課程,除了資訊科技技術外,其他的技術訓練根本不足,加上市道不景,很多同學現在都只能忍氣吞聲地在現職撐下去。
事實上「發財為本」的發展方向,本來就是歪了。那跟香港那些短視投資者的做法,跟香港之所以出現泡沫經濟之原因沒兩樣——為求「搵快錢」,求短期回報,犧牲遠長發展的機會,長遠來說有害無利。在這種「發財為本」的教育下,新一代大學生沒有宏觀社會整體環境的眼光,沒有承先啟後的文化責任感,沒有走在社會前方引領社會的領導能力,卻只有滿足僱主短期需求的職業知識,其個人長遠發展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必極為有限。
上一代的中大畢業生,不少就是今天僱主級的人。他們能有今天的成就,並不是因為當年唸書時中大教會他們如何能應付當年的僱主,而是中大培養了他們對國家民族的關注,對社會環境的分析力。這些才是社會長遠發展所需求的能力,「發財為本」的教育模式根本在浪費我們的青年人才。
若果中文大學還能真的秉承其文化傳統,應能發現現今社會之崎形發展,應可站出來指出問題令民眾醒悟,進而著手培育領導社會人才,糾正不當的社會發展方向。如今中文大學不但沒有發揮其應有功能,反過來卻讓走歪了的「發財為本」發展模式牽著走,作為中文大學畢業生,我豈能不黯然神傷?
畢業了好幾年,回母校也不多。偶爾收到母校的各式各樣文件,報告著母校又有些畢業生發了財,又或者什麼什麼課程又跟某大僱主搭上了,心中悲喜交集。大概近年老眼花,文件上那校徽越看越不清楚。校徽上那隻鳳凰模模糊糊,越看,就越像一隻野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