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dward

在2011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其中一項落實的合作計劃是粵港自駕遊。計劃在剛出時並沒引起太大關注,政府覺得不用公開諮詢市民,想搏大霧推行自駕遊。但經過過去幾個月弄得滿城風雨的中港之爭後,中港融合的議題相當敏感。因此在今年1月有報導指自駕遊在3月即將舉行,這個計劃立刻引來公眾關注。政府在沒有公布細節下推行自駕遊,引來許多團體、政黨出來反對,並要求政府進行諮詢和公布細節。可是政府不斷迴避公眾要求諮詢的聲音,但在眾多壓力下公布了一些細節。

純粹試驗,看效果再定

政府將自駕遊分為兩個階段,分別為︰

北上階段︰第一階段將在3月30日開始接受申請。香港私家車車主可以申請一次性特別配額。成功申請的司機最快可在4月27日自駕到廣東省各地,最多逗留7天。最初每日配額只有50個,然後逐漸增加。

南下階段︰廣東省的內地司機可以申請來港自駕遊。初期擬每日推出500個名額,可於本港逗留期不多於7日。除此以外暫時未有具體細節及時間表。

政府聽到這麼大的反對聲音也不敢霸王硬上弓,他們強調第一階段只是試驗,要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和進行公眾諮詢後,才決定是否實行第二階段。但是北上與南下階段有甚麼可比較的地方呢?如何用北上階段的經驗決定是否推行南下階段呢?

只重輸入,不重消化

為配合自駕遊,政府在輸入車輛方面的硬件方面很給力。例如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口岸、屯門西繞道,預計每日能處理10多萬輛車。此外還有其他相關規劃如新界北禁區開放、大嶼山整體開發計劃、鼓勵發展汽車酒店、新界大型跨境停車場等,這些配套花費逾一千億元。

雖然政府大力發展跨境交通的硬件,但是香港內部的交通規劃呢?對不起,並沒有。香港路窄車多,紅隧、東隧經常發生塞車。若果香港內部沒有相應的交通規劃,而只是不斷輸入內地車輛來港,我們能夠預見交通滯塞只會更加嚴重。

缺乏軟件配合

香港的道路設計複雜,一旦行錯路便要兜來兜去才能返回正途。人生路不熟的內地司機只能靠着地圖、Google Maps或GPS協助駕駛。但是本港高樓林立,路面狹窄,令訊息接收受阻,定位系統的效果並不太好。加上內地司機可能看不懂使用繁體字、廣東話拼音的路牌,我們不難想像內地司機在港駕駛時常遇到迷路,因行錯路而不知所措的困境。政府又如何幫助內地司機了解本港的道路狀況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另外,香港與內地的駕駛習慣並不相同,如內地使用左軚車,香港使用右軚車。但是政府卻沒有提供駕駛課程報讀,空槍上陣的司機可能因不習慣對方的駕駛習慣而意外導致頻生。

誰能來港?無從知曉。

不想意外發生。所以問政府如何審批欲參與計劃的司機呢?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粵港政府在審批自駕遊申請時只讓有良好駕駛紀錄的司機往來兩地作短暫停留。」但甚麼是有良好駕駛紀錄的司機呢?政府卻完全沒有交代審批上的執行細節,良好或惡劣的準則無從知曉。

凌厲的後著

政府在沒有提出改善香港的交通設施、沒有提供駕駛課程、沒有審批準則的情況下,若果要實行自駕遊計劃,結果會是增加市區的交通網路的負擔、交通意外的機會。然而政府不斷強調這只是試驗計劃,並非必定實行。輕描淡寫地將計劃描繪為很小事、沒有甚麼重要性,藉此讓人覺得無需關注,不需要具體細節。

看似無足輕重,但讓我們看一看自駕遊的後著——一連串大規模配套及汽車酒店、大型停車場等相關建設。這些規劃將會使用大量資源和土地,尤其是新界北、大嶼山郊野公園及禁區一帶等鄰近跨境口岸的地區,對香港未來發展影響深遠。我們回顧過往中港融合的規劃,政府都是閉門造車,與內地政府暗地裏決定後才向人公布。若果自駕遊成功實行,政府便會順理成章推出這些規劃,到時可能會變成與高鐵、宜居灣區一樣,我們又被政府規劃了。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