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字裏科技

自拍?自毀?

《牛津大字典》選selfie一字為2013年度風雲字眼。風氣所及,現在很少人不曾翻掌舉機替自己造像。公眾人物、凡夫俗子無一例外。

自拍可能源於日本。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日本女學生燃起擁到即時照相攤檔拍照的熱潮,相信種下了今天全球自拍風靡的種子。

手機最先前置鏡頭的,是一款型號Kyosera Visual Phone VP-210的手機,在1999年推出日本市場。用家只需望向手機,側頭露齒,按掣便可留下倩影。

美圖應用程式也應運而生。今日任何一款Facetune、Visage或YouCam Perfect程式,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妙效,不用賣帳給毛延壽。不過愈是人工雕琢,便離廬山真貌愈遠。再可任意加上眼淚、兔耳、貓鬚之類,不是自毀寶相是甚麼?

自拍也可能給人盜去身分。《南華早報》有篇文章,提醒愛作出勝利或V手勢自拍,然後放上社交媒體的人,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先進掃描技術,盜取指模作非法用途。文章引述業內人士說,只要相片在1.5米(5呎)內拍攝,其清晰度足以百分百還原一個人的指摸。

另一個常用的生物辨識特徵是虹膜,因為每個人的虹膜肌理都很複雜,幾至獨一無二,而且易於掃描鑑定。但如果自拍照中人的虹膜可以放大還原,那麼面對的網絡保安問題也與指模一樣。

其實自拍也危害健康,甚至造成自毀。我們不時看報見有人攀高犯險,冒粉身碎骨之險,只為求一幀懾人自拍照。不少城市包括曼徹斯特、米蘭及莫斯科,已經為市民及遊客安全,頒布了自拍安全守則,避免樂極生悲,甚至留下令人不安的畫面或視頻。

TC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47/548期(2019年12月)

標籤
自拍 安全 生物辨識 網絡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