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王浩勃博士
研習所2013-14年度優秀教師獎得主
|
小時侯從內地來港定居,遇到了甚麼挑戰?
我在青島出生,祖籍是福建,在中一的時候全家移民來港。當年我曾經被人叫做“阿燦”1,經歷過身份及語言認同上的掙扎和改變。例如,剛來香港時我曾經希望自己不會說閩南話,直到在大學副修日語的時候發現日語的發音在閩南方言裏幾乎都有,才意識到這其實是個優勢。回想起來也是挺有意思的。
畢業於中大工商管理學院,為甚麼後來當了老師?
我從小就想和父親一樣,當個老師。但父母經歷過文革,對一些老師的悲慘遭遇心有餘悸,所以我媽媽就把我原來報的中文系、藝術系、生物系三個志願改成了市場學、會計學和商業管理(GBM/
General Business Management)。不過我畢業以後,還是因緣際會入了這行,圓了小時候的夢。
曾做過一年交換生。有甚麼印象深刻的事?
我大三後到東京亞細亞大學做了一年交換生,期間在日本的“居酒屋”當過服務員,夏天也去了北海道homestay。記得我回東京後那個新年,homestay的日本媽媽給我寄來了一張機票,讓我去她家過年。我就這樣當了一個月的啃老族。期間除了練習日語,還飽嘗了零下三十幾度嚴冬的滋味(我對小時候青島的冬天已經沒有印象了)。我結婚後去看望過那位媽媽,她也來香港看過我。有趣的是她因為認識我的緣故,後來開始學英語,還學得不錯,現在能進行基本的交際。我們所五十周年時前校長金耀基教授的題詞是“語言路,文化緣”。我一看就覺得描寫的就是我身邊發生的事。
唸教育博士時有甚麼啟發?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學生口語測試中的語塊,研究所得可用於教學,這就將學習和工作結合了起來。我的碩士論文寫的是詞彙習得和記憶,主要是研究圖像對於詞彙記憶的作用,靈感也來源於我的實際教學。將研究興趣和工作相結合,是一種良性的互動。
做教學行政工作最滿足的地方在哪裏?
我第一次承擔行政工作是1999年。這十多年的組長生涯中最滿足的是能陪伴著一些零經驗的老師一起成長,第二是能盡力幫助有需要的學生解決一些困難。
作為研習所首位拿過三次優秀教師獎的老師2,你認為優秀教師應具備甚麼特質?
首先感謝所長給我的機會,也要感謝同事們的支持。拿了優秀教師獎不代表就有資格為優秀教師定標準,只能從個人的角度(主要是從行政的角度和根據個人對學生的瞭解)來作點分享:
我覺得其一是要有團隊精神,性格要好,才能和學生相處融洽,和大部分上下級、同事之間也相處融洽。其二就是要熱愛這份工作。另外就是要瞭解學生的需要,配合他們的程度進行教學。在跟學生互動方面,我也還在學習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不傷面子、不損自尊的前提下,嚴格要求他們努力學習。
有同學認為語言可以自學,也認為單人班更好,你的看法如何?
如果要自學,除了動機和自律性,還得看你有多少有利條件。比方說住在中國人的家裏,或者是配偶是中國人,而且家裏的人不會外語、只能用中文溝通。有這些條件的話,自學日常口語當然比較容易。不過,即使有上述條件,如果想學讀學寫,提高到看電視新聞和看報紙的程度,討論比較專門的內容,恐怕還是需要專業的老師教了。
我遇見過一些自學初級內容的學生來插班。他們表示自學到一個地步就上不去了,需要跟著一個課程,按部就班地學。
一對一的教學效果也並不是很好,因為老師在實際操作上會遷就學生(往往是減速而不是提速)。而跟著課程有系統地學習,由於進度是基本固定的,這能給學生一定的良性壓力,比較有利於學習。
曾參與一些與專業有關的社會服務,
哪一項比較難忘?
我在香港國語學會當了二十多年義務導師,現在是他們的會長。這個學會的創會會員是我們所四十多年前的一批香港本地學生。他們為了能在課程結束後繼續練習國語而走在一起,個別第一屆的會員甚至堅持到今天還來幫忙,扶掖後進。很多資深會員是出錢、出力、出時間來幫助新學員,令人很感動。另外,除了在考評局幫忙當測試員,我也給香港電台的普通話的節目當過顧問(主要是改稿和現場監拍),也做過主持。最難忘的大概是監拍,比較辛苦,因為常常是半夜才進行的通宵拍攝。那時我深深體會到做演員的艱辛和壓力。
工餘做些甚麼?
我平時很忙,基本上沒有工餘時間。週末的時候我會陪陪家人,上上教會。每天稱得上是工餘時間的就是上下班坐車來回的兩小時。那段時間,我會判卷、看書、看報、做做白日夢。午飯時間有時候會和學生一起踢毽子,同時幫他們練練口語。我對mind
map很感興趣,去上過一些課。最近常在思考怎麼把它應用在教學上。
本專訪由雅禮研習所助教韋丹莉及傳理系學生何綽忻協助製作。(特此鳴謝)
--------------------------------
1 “阿燦”源自70年代末一套流行電視劇,是劇中一名新來港內地人的名字,後被用作對內地新移民的蔑稱多年。
2
王老師獲得研習所優秀教師獎的年份分別為 2001-02年,2007-08年及2013-14年。按研習所規定,每位老師最多只能獲獎三次。
About Us
| Contact Us
| Privacy
|
Disclaimer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