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jects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HKLSA) |
Evidence-based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s (EBSIP)
Assessment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FTL) |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INSLA)
Assessment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FTL) |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INSLA)
Evidence-based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s
EBSIP
簡介 | 研究報告 | 報告撮要 | Executive Summary | 研究理念架構 | 實踐計劃 | 有關資料
親職教育 | 輔助子女在家學習 | 家長與學校溝通 | 教學夥伴聯繫 | 家長參與校內義務工作 | 家長參與家長組織及校政決策 | 學校與社區工作
報告撮要
I. 研究背景
隨著《學校管理新措施》、《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告書及》及《校本管理諮詢文件》先後發表,進一步確立了家長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角色。中外研究均顯示:家長是教育改革中有待開發的寶貴資源,無論來自那一階層的家長,若能更多主動參與子女教育,對家長及子女均有莫大裨益。可是現時有系統地整理及推廣本港成功的家校合作經驗仍然不多,有見及此,這個計劃嘗試配合本土文化特質;根據現時本港小學的學校現況及需要,與學校共同探索優質家校社區協作的指標,並為學校設計家長學校社區協作的可行模式。
這項計劃的目標,是透過家校社區協作研究及培訓計劃,改善學校整體教育質素及促進學生的成長,為達致上述目標,我們釐定了以下三個目的:
1. 探索一系列既可靠,又受教育人士重視的家校社區協作的指標,以評估本地小學實施家校社區協作之現況及其效能;
2. 因應參與小學的實際情況,配合各校不同之需要及期望(這包括學生、家長、教師及社區人士的需求),設計革新的家校社區協作活動。
3. 提供適切的培訓及顧問服務——以動員整體家長成為提高學校質素的正面力量。
II. 研究的樣本
2.1 校長調查研究
於一九九九年,本研究組向全港小學校先出校長問卷,並邀請他們參與是項研究計劃,共有144位小學校長回應,其中有百分之九來自官立小學、百分之八十四來自津貼小學、百分之六來自私立小學及百分之一來自其他類型的小學,其中男校長佔百分之五十三,女校長佔百分之四十七。在144間學校回應中有四十二所表示有興趣參與深入的研究及培訓活動。
2.2 教師調查研究
同年本研究組向四十二所表示有興趣參與深入的研究的學校發出教師問卷,共有1067位老師回應,樣本中男女老師的比例約為1:4,平均教學年資為13年,而在現校任教年期平均為7年‧回應的老師中,近7成是班主任,而且平均分佈在小一至小六各級,超過7成的職級為文憑教師﹝CM﹞,超過6成的老師有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有超過3成半的老師表示本身亦是家長,超過六成的老師表示學校己實施「學校管理新措施」,更有七成表示己成立「家麦教師會」,平均成立年期為四年,當中兩成教師表示本身有負責家教會活動。
2.3 家長及學生調查研究
參與這項研究的家長共5743人,其中七成以上是母親,只有二成由父親填答。家庭結構方面最多為四人家庭,佔四成,此外,有二成半為五人家庭。約半數家庭有二名子女,約二成家庭有三名子女,約一成半家庭只有獨子或獨女。(,)在教育子女的事情上,接近五成由父母共同負責,(;)有四成主要由母親負責。約有五成填答問卷的家長及其配偶是在香港出生。同時有4900位就讀二年級至五年級學生填寫學生問卷,男女生各佔一半,省去一年級學生填答問卷因為預試中發現有困難。本組研究更得其中三十所學校的協助,提供學生的學能測驗成績作進一步分析。
2.4 「家校合作」實踐計劃
本研究組為願意協助作深入調查的四十二所學校提體「家校合作基礎培訓課程」。其中有三十六所於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零年完成。就着調查研究的初步分析及基礎培訓的深入瞭解,再選出四間試點學校,進行較密集的校本「家校協作」發展計劃。在上試點學校工作的目的是:(1)協助試點推展家校協作;(2)從實地嘗試中取得可普及的經驗;(3)綜合學校在推展家校協作時遇上的障礙,了解學校所需的資源和支援;及(4)試驗家長支援小組的組織運作及成效,下文是有關這部份研究的報告。
III. 研究工具及分析方法
本調查的研究工具主要參考美國全國的家庭與學校合作指標。何瑞珠(Ho, 1998)參考這套家校合作指標,並根據本土文化,設計了家長參與的量表,量表共有49項問題,可分為三大範疇:(一)「家庭為本」的參與有兩種形式:親職教育及家長輔助子女在家學習。(二)「學校為本」的參與包括下列三種形式:學校與家長溝通、家長參與學校義務工作和學校管理決策。(三)「社區為本」的參與主要是促進學校與社區協作,使社區成為強化學校、家庭及學生學習的資源。選取‘0’表示‘不重要’; ‘1’表示‘頗重要’; ‘2’表示‘重要’;‘3’表示‘十分重要’。 表一列出量表各分項的可信度。可信度為 .7151 至 .8752,表示各分項內在一致性甚強,可作為家校合作的可靠指標。
圖表、家校合作量表各分項的可信度 (Reliability Analysis)
家校合作類別 | 定義 | 問題 數目 |
可信度 我的觀感 |
可信度 我校實況 |
---|---|---|---|---|
1. 親職教育 | 促進及支援家長親職技巧。 | 6 | .7151 | .7137 |
2. 輔助子女學習 | 使家長在協助子女學習上擔當輔助的角色。 | 6 | .8234 | .8013 |
3. 家庭與學校溝通 | 家庭與學校的溝通是定期、雙向及有意義的。 | 13 | .8752 | .8175 |
4. 參與義務工作 | 歡迎家長參與學校日常運作及義務工作。 | 8 | .8497 | .8476 |
5. 參與學校決策 | 讓家長參與影響學校的決策。 | 8 | .8756 | .8519 |
6. 社區協作 | 使社區成為強化學校、家庭及學生學習的資源。 | 8 | .8657 | .8211 |
IV. 研究調查結果
4.1 學校背景及行政措施與家校合作的關係
4.1.1 校長對六類型家校合作的觀感及實踐
六項家校合作是指「親職教育」,「輔助子女在家學習」,「家庭與學校溝通」、「參與義務工作」、「參與學校決策」和「家長參與社區協作」。校長調查的結果顯示:
1. 「親職教育」及「家校溝通」是小學校長最為重視的「家校合作」項目;其次是協助家長「輔助子女在家學習」,
2. 校長表示歡迎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方面」,家長出席活動也能表示謝意;但亦注意到教職員需要培訓和協助,以便與家長建立較和諧的關係。
3. 家長「參與校政」方面,也局限在成立「家長教師會」及向家長解釋學校決策事宜上,家長只要擔任「被知會」的角色。
4. 「社區協作」方面,校長極少重視調動社區資源來豐富學校的學習生活。
4.1.2 學校背景及機構因素與家校合作的關係
1. 吸納較多中產階級學童的學校,較能動員家長參與校內義務工作,反之,吸納草根階層者,動員家長參與義務工作十分困難,但有趣的是高階級的家長也不見得十分積極參與校內義務工作。
2. 學校吸納較多新移民學童者,家長在參與學校活動及義務工作上顯著十分困難。
3. 建立家長教師會及實行校本管理均有助學校動員家長投入校內義務工作。
4. 一般而言,女性校長在動員家長參與校內義務工作活動較熱心。
4.2 教師態度及實踐與家校合作的關係
4.2.1 教師對家長的校內及家內參與的觀感
讓家長參與校內決策,選舉及培訓家長領袖代表是當前權力下放,學校管理委員會改革的重點。讓我們先看看教師和家長的看法。
1. 就參與校政而言,過半數老師認為家長無需參與「教師及行政人員的任命」及「校董會的工作」。在十四項校政事務上:約有四成至五成老師期望學校在有關家長的事務上,例如制定「家長教師會的決策」以及其他「家長活動的安排」,應給家長「參與決策」。其餘大部份事務只需知會或諮詢家表,例如有關「評估學校的質素」,「調整家課的質與量」,「安排課外活動」以及其他「學生事務如午膳、校車安排」「訂定學校的訓導政策」、「學校的教育目標」、「學校的行為規範」、「分班方法」、「選擇教科書」以及「訂定學校整體發展的計劃」。
2. 就教師對家長的家內及校內參與的意見, 整體來說,教師認為大部份家長未能「經常」履行對子女教育的權責‧約有8成半的老師認為家長「從不」或「甚少」參與校政決策,近六成認為家長「從不」或「甚少」在學校承擔義務工作。例如:參與學校舉辦的家長活動、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協助子女解決學習問題、為子女安排安靜的學習環境、主動與校方溝通、安排時間與子女交談、參與學校的家長教師會;以及協助子女解決交友及情緒問題。
3. 就教師要求家長協助子女學習而言,教師經常要求家長輔助子女在家學習及完成功課,亦有建議家長為子女提供一個理想的溫習環境。但就家長校內的參與而言,科學一般只要求家長與學校保持聯絡。
4.2.2 教師對六類型家校合作項目的觀感及實踐
1. 根據愛詩坦的六類型家校合作研究發現教師最重視「親職教育」,其次是「家校溝通」,而在實踐上,教師認為學校亦能提供較多「溝通渠道」,其次是「親職教育」。
2. 教師聯繫家長最主要的渠道包括個別面談、學生手冊及電話接觸家長。泡一般而言,教師接觸家長的主要原因仍是在學生有學習或行為問題才通知家長。
4.3 家校合作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關係
4.3.1 家庭社經地位與家長參與的相關分析
根據學生調查的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家長參與有兩大類型:「家庭為本」及「學校為本」。「家庭為本」的家長參與是指 (一)家長輔導子女學習及親子溝通 (二)家長訂立規條 (三)功課輔導。「學校為本」的家長參與是指 (四)家長義工 (五)及家校聯繫和 (六)家長捐贈這幾個項目。
1.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第一項家長參與的關係十分顯著;換言之,社經地位越高的家長,他們較積極投入輔導子女學習和親子溝通的活動,此外,家庭收入、父母的教育水平也和家長參與有顯著相關。反過來說,這些家長對於訂立規條,功課督導的關係性就不大,甚至呈負相關。
2. 就三類「學校為本」的參與而言,社經地位越高的家長,較多傾向參與親職教育及與學校保持聯繫,他們向學校捐贈也較積極,但參與義務工作與父母親教育水平較有關係,但與父母親的職業均無多大關係。亦即教育水平較高的父母比較積極參與學校義務工作。
4.3.2 家庭社經地位與家庭資源的相關分析
家庭資源可分為六大類:即(一) 昂貴消費模式;(二) 文化資本;(三) 溫習空間;(四) 雜誌書刊;(五) 字典;及 (六) 普及消費模式。
1. 研究結果顯示家庭社經地位較高者與收入較多者,多採昂貴消費模式,所謂昂貴消費模式,指家庭擁有汽車、電腦等高價消費品;同時又有能力聘請教師個別教授音樂(包括樂器),帶子女往外地旅遊 (國內旅遊不計算在內)和聘請私人補習老師。
2. 文化資本方面(包括參加小組音樂課程或其他興趣班,擁有百科全書或故事書)和家庭社經地位亦有相關,但相關程度較低。
3. 至於溫習空間(包括學童擁有私人書桌或房間等) 和家庭社經地位之相關度均遞減。而雜誌書刊方面及普及消費模式的相關度反而較溫習空間為高,不過就低於昂貴消費模式和文化資本這兩類項目。
4. 整體而言,高社經階層的家長,較多昂貴的消費模式及擁有較多文化資本,亦較有係件為子女提供安靜的溫習環境及書刋,這些家長也較少採用功課輔導班及較少參與普及的消費活動。
4.3.3 家長參與及家庭資源與學生學業成就及自我觀的相關分析
1. 家庭資源
擁有昂貴消費模式的學童的英文成績顯著較佳,但卻與中文及數學成績並無顯著相關。擁有昂貴消費模式的學童的一般自我觀及英文自我觀亦較佳,但中文及數學的自我觀則較低下階層沒有這類昂貴消費品的學生更弱。
文化資本是指家中擁有百科全書,兒童雜誌,參與音樂班或興趣班等,這類家庭資源的投入與學童的中文、英文、數學成績均呈正相關,尤其是英文的數據值得注意。其他如一般自我觀,中英文科自我觀均呈顯著正相關,只有數學不具相關性。整体來看家長的資源投放在文化資本上,最能促通學生語文方面的水平及改善自我觀。
至於溫習空間較佳,與中文、英文、數學科的學業成績均呈顯著正相關。而自我觀方面,能提供溫習空間的家庭,學童的一般自我觀,中文、英文自我觀亦顯著較佳,但數學自我觀則無顯著關係。
雜誌書刊只對英文科成績和一般自我觀,中文自我觀都有相關,但相關程度不強。值得注意的是字典對各項(成績及自我觀)的相關係數卻不強。而普及消費模式(包括參與補習班,到國內旅行)更對學生的中、英、數成績呈負相關。這結果再次說明文化書刊對語文發展的重要性。特別要注意的是參與補習班對改善學業影響不大。
總括來看,就有限的家庭資源,父母應有選擇性的投入以促進子女學習經驗,以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文化資本(百科全書、兒童雜誌) 及課外讀物是最重要的家庭資源,對學童的學業成績及自我觀均有重大的影響,其次是為子女提供溫習的空間,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及自我觀的培養均十分重要。相對來說,昂貴的消費模式,如電腦,私人補習;或一些普及的消費模式,如上補習社或回國內旅行,均未能支援子女的學習經驗。家長是否應該考慮補習的成效;純然提供答案或問功課式的補習,並不等於解決學生的疑難,更遑論提高學童的求知欲。
2. 家長參與
另一方面,根據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親子溝通」與中文、英文成績呈顯著正相關,而與一般自我觀、中文自我觀和英文自我觀亦呈正相關。至於訂立規條與中文、英文成績無關,對數學成績更呈負相關,但對中文自我觀、英文自我觀卻呈正相關。亦即家長訂定作息時間,溫習時間,會使學童更有安全感,自覺語文科應更具能力,但實則上對語文科成績影響不大。督促功課方面與學童中文、數學學業成績及一般自我觀及中、數的自我觀相關不大;可是英文成績呈負相關,而英文自我觀亦然。
學校為本的「家長參與」方面,家校聯繫則與多項學科成績及自我觀呈正相關——既然對學科成績、自我觀均有正相關,這項值得學校進一步發展。家長捐贈對學生中文和數學成績均呈正相關,而這類家長參與學童的一般自我觀和中文自我觀均具正面的影響。家長擔任義工,對於學童中文、英文、數學成績呈負相關;但學童卻有更高的一般自我觀及英文自我觀。一個可能的解釋這一有趣的發現是:家長在校內擔任興趣班導師或在圖書館擔任義務工作,可能學童會感到父母為校方接受並對學校有貢獻。因此,學生自我觀更佳。但這類參與為何與學童學業成績呈負相關呢?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正因子女成績欠佳,這些父母更積極投入校園生活,以了解子女學習困難,並尋求改善子女學習的方法,擔任義務工作便可更積極與老師攜手合作全面地處理子女的學習困難了。長遠而言,這類校內義務參與可能會有助解決孩子的學習困難而實質成績亦會有所改善。但這有待進一步的追蹤性的深入研究才可印證。
4.4 家校合作的實踐成效
4.4.1 協助學枝加強己有的家校合作項目
1. 透過師資培訓及顧問服務,協助學校擴濶教師及家長在家校合作上的知識及經驗。
2. 加強與家長溝通,嘗試不同的溝通模式,例如陽光電話及家長支援網絡。
3. 協助學校調動社區資源,增設延續性的家長課程。
4. 加強家長對學童的學習支援,協助教師調動家長力量,讓家長參與製作教材,協助帶導學生作校外考察及校內閱讀等。
5. 增設家長中心,讓有心有力的家長有一個聚集的地點,可交流為人父母的經驗,互相支援,並商議參與學校活動及支援教師的教學工作。
4.4.2 從實踐研究吸取的經驗
1. 建立「家校合作」的文化,必須注入資源,讓教師有時間及空間思考如何動員家長力量。
2. 設立校內及學區內設「家校合作協調主任」,對開展家長參與十分重要。協調主任一方面要有教肓學港的知識,另一方面亦要了解教師及家長面對的困難,作為家校雙方合作的橋樑,因此必須有專業的培訓才能勝任。
3. 在師資培訓上,所有教師均需要更普及有關家校合作的專業培訓。
4. 在學校開始進行家校合作的改革時,可考慮提供專業的支援及顧問服務,𤔡學校建立本身的家校合作的團隊。在家校合作發展上了軌道後,便可切出專業的支援及顧問服務。
5. 「家長支援網絡」分別在四間試點學校的一年級內發揮聯繫家長及學校的作用。校內的其他級別亦紛紛仿傚,說明了教師認同它在連繫家校上的作用,但老師亦指出建立「家長支援網絡」的起步階段需要注入很多時間和心力。
V. 研究的啟示
5.1 對校長及教師而言
5.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家庭為本」的家長參與中,以「親子溝通」對學生的學 業成績及自我觀的影響最重要,反之「家庭規條」及「督促功課」的影響不太重要,甚至有負面的影響。因此,透過「親職教育」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應是未來家長教育的重點。
5.1.2 研究結果亦顯示小學教師對「親職教育」十分重視,可惜學校在實踐方面大多數不足夠。作為學校行政者,可能已察覺學校是一個良好的地方為家長提供親職教育,因此,學校可以先確定家長關心的重點及需要,然後提供場地,調動駐校社工與區內的志願機構等資源,與區內的社區中心或志願團體合辦適切的親職課程。本年度的施政報告撥款五千萬元做家長工作,讓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教育署現己成立了家長教育督導委員會,商討家長教育活動的政策及資源分配的原則,民間各大小機構及家長組織及學校構思不同模式的家長教育活動,均可向該委員會申請資助。
5.1.3 本港大多數的家長與學校聯繫會透過「聯誼性」的活動作為建立關係的起點,一個可喜的發現是現時小學的家校聯繫,己由以往的「問題取向」變得更正面,研究結果顯示正面的家校聯繫既可讓家長了解學校日常運作情況,使家長對學校整體的滿意程度提高,同時,亦增強 學生的自我觀,亦使學業成績進步。
5.1.4 在課室層面上,教師可組織家長網絡,以改善與家長的溝通,這亦是開展不同類型家長活動的基礎。根據我們在四間試點學校的實踐經驗,班主任可將每個班別分為數個小組,每組邀請一位家長任聯絡員,作為聯繫及溝通的橋樑,家長就可透過聯絡員,反映本身意見。歐洲國家例如,法國、德國及西班牙學校,均設立「家長班議會」,丹麥的國家家長會正努力使各校以此模式選出更具代表性的家長教師會。
5.1.5 教育署正推展校本管理,下放權力給校長、教師及家長,校長可因應教師及家長的觀感,逐步開放校政,若學校事務有所改變(例如午膳安排,增開新課程,分班方法,教學語言等)最好能向家長及教師事前解釋及諮詢。讓家長參與校務政策,務求活動更能切合不同類型學生需要,使學校教育更全面發展,學生更健康成長。
5.2 對家長及學生而言
5.2.1 研究發現,社經地位愈高的家長,較為積極投入「輔導子女學習」和「親子溝通活動」。學校是一個理想的地方,讓這些家長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反之,社經地位較低的家長在教育子女上可能欠缺資源及信心,他們在各方面的參與便較低,這些背景的學生在學習上困難,家長會感到有心無力,學業成績及自我觀較低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讓不同社經地位的家長組成「家長支援網絡」,是建立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學習環境的基礎。
5.2.2 研究結果亦顯示家庭社經地位愈高的家長,愈有意識去參與「家長義務工作」。因此,這些有心有力的家長可幫助其他有心無力的家長解決學生學習問題;更可透過這些家長闡釋校方新政策或措施,促使其他家長的瞭解及參與校內、校外事務,對學生成績,個人自我觀亦有正面影響。
5.2.3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家中擁有昂貴消費模式(如汽車、電腦),便能令學生學業成績和自我觀優異,本港的研究結果與美、加等地的發現一致,再次證明了文化資本對提高學業成績和建立正面的自我觀十分重要;因此,一般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與文化活動,例如音樂課程或其他興趣班,擁有有限的資源宜用來添置百科全書和故事書,多到公共圖書館借閱書籍,亦可多些安排考察活動,以擴大學生的見聞視野。
5.2.4 多和校方進行正面的溝通,既可了解本身子女的學習情況,又可改善子女在學業及自我觀的均衡發展。溝通是雙方面的:(;)學校要主動,家長也要主動,雙方互動,才更有效。
5.2.5 子女可以成為家長合作的橋樑,將學校的訊息帶給家長及將家長的觀感向學校反映,是學生的基本責任。讓子女了解學校(校長、教師或教務人員)與家長合作(多點溝通,互諒互讓), 對自己的健康成長,更有保証。
5.2.6 環境不斷改變,孩子不斷成長,家長在不同的生活境況下,會有不同的需要,家長教育也要與時俱進,昨日成功的親職教育,今日可能巳不合時宜,家長更要提出切身的需要,政府才能更有效地檢討家長政策及調動家長教育的資源。
5.3 對政策制定者的啟示
5.3.1 如何創造「閱讀的空間」,改善文化生活,政府要作出更大承擔。本研究發現文化資本對提高學業成績和建立正面的自我觀十分重要;因此,實在需要檢討現時圖書館、社區設施與文化活動,能否配合學生及家長的需要。首先社區內應開設更多公立圖書館,讓所有孩子更方便借閱圖書。每個小社區應設立小型圖書館,方便家長帶同孩子在就近的圖書館作課餘閱讀。一些較大的商場更可在特定單位設立圖書角,父母購物後休息時間又可陪同孩子閱讀。
5.3.2 在四個教育分區內設立「家長中心」。家長中心是凝聚家長的地方,家長培訓、興趣活動及家長讀書會均可在中心內進行,家長透過閱讀及交流,豐富彼此教養子女的心得。相信比起由中央訂定一套家長課程,更能切合孩子及家長的需要。
5.3.3 建立「家長支援網絡」是一個理想的起點。為家長創造在校內的參與空間,需要配合學校老師的教學需要,建立「家長支援網絡」有助建立家長之間的互助支援文化,及成為學校及家長之間的橋樑。(,)支援網絡亦是發展親職教育、家長義工及家長參與校政等不同活動的重要基礎。
5.3.4 政府應有系統地總結本地經驗,推廣成功例子,建立政策使所有學校內不同背景的家長均能參與,全面發展不同類型的家校合作模式,(。)並總結不同地域經驗,發展家校合作的推展策略及步驟,詳細計劃調動家長的力量,使家庭與學校互相扶持,共同承擔培育孩子的責任。
5.3.5 最後,政府及企業作為僱主必須作出承擔,為員工提供較彈性的工作時間,甚至有薪假期,才能為不同社經階層的父母員工創造真正的空間,讓為人父母者可更全面地參與子女教育。美國近年的教育改革中,政府更積極連繫及表揚企業作出這些支援;(。)民間社會亦策動了一個名為蘋果籽子的全國運動,每年均策動家長送一個蘋果給僱主及學校,提醒僱主,讓家長有更具彈性的工作時間參與子女教育,亦提醒學校宜抱著一個更開放的態度,讓家庭、學校、企業能為孩子作出以上(下)的承擔。
5.4 對理論及研究的啟示
5.4.1 就探討家庭及學校背景,如何影響家長參與,以至學生學習及學校效能,本研究進一步印證了透過家長的參與,創造的「社會資本」,對培育「人力資本」十分重要,「社會資本」學說對解釋學生學習及學校效能,以至理解經濟發展,亦日漸受教育學者所關注。
5.4.2 科爾曼(Coleman, 1994: 2272)認為「社會資本」才是子女學業成功的重要家庭資源,只有在子女與父母之間保持密切的社會關係時,父母擁有的物質及人力資本方可以為子女所採用。他在評估三種資本對學生學業的貢獻時,認為學生的學業及社會成就,來自他從家庭及社區所得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的概念,均曾用於解釋學生學習成績的階級差異;但就不同形式的家庭資本如何結合不同類型的家長參與,影響學生的教育成就方面,進而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尚有待探討。
* 自有引用、轉載或翻印報告內任何資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