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字裏科技

數碼身後事

數年前有位朋友危疾末期,那段日子我久不久便上他的WhatsApp帳戶,看看他是否在線,若是離線又是離了多久。相信很多人也有過我對病重親友這樣憂心忡忡的經驗。

要來的終於來了。那天我收到一個從他帳戶發出的訊息:「我是他太太,我丈夫剛過身了。」

2017年臉書的用戶人數首過二十億,那一年世界人口的死亡率是7.617(一千人中有7.617人死亡),即是說那年大約有一千五百萬臉書的用戶過身,最少一千五百萬個帳戶自此沉寂下去。深埋在臉書等社交媒體的伺服器裏的,還有海量的文字、相片及其他有商業價值的數據。

繼承法並不適用於數碼遺物,後者屬社交媒體的資產,不能指定由誰來繼承。而社交媒體往往以私隱為由,拒絕死者家屬或朋友要求取回帳戶中的資料。但其實一個人死後,私隱權也及身而止。

臉書的用戶其實可以指示臉書在其死後把帳戶永久刪除,或是委任一名遺物管理人,負責更改設定、編輯內容及決定誰可瀏覽/留言等。臉書得悉用戶過身,帳戶會變成一個「追悼帳戶」,已經成為朋友的,可繼續瀏覽上面的內容或留下悼念之詞,但除了遺物管理人外,無人再可登入或更改裏面的內容。臉書的某些功能如廣告、「你可能認識的人」和慶生提示等,也不再適用於這類帳戶。

朋友過身後我沒有再上過他網路上的帳戶,我寧願到他墓前拜祭。可能我還未接受事實,怕重見那些笑臉,重讀那些留言,特別怕聽到語音訊息。我也沒有把他的帳戶刪除,就讓它既存放雲端,也藏在心中。

TC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41期(2019年8月)

標籤
社交媒體 數碼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