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樊善標,八九年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生,現為中文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輯自中大學生報《09年迎新特刊》)

讓我們試讀這首叫〈荀子〉的詩:
就在那時
一顆星晃動──遲疑了一下
沿盈溢的天穹滑落
迅逝的光輝
來不及的歎息……
祀典前夕的村舍
風起。
醒夢邊緣的動靜
溢出鴟鴞的面具
窗牖捭闔
陶甕顫然,欲發……
磨過屋瓦
露水只垂落半滴……
當風被收緊──聽!
聲音的尖端
在那眾樹高舉
包藏萬籟的萬竅之笛
他們的年輪正在甦醒。
妖嬈的菌類
搜括而來
怕聽的耳朵……
荀子說
不要怕
這是罕有的夜
美麗騷動我們生疏的靈魂
不要怕,握緊知識
睜大眼睛
胸懷天明。

這是台灣詩人羅智成的作品。翻開他的詩集《擲地無聲書》,這首詩的題目上有我第一次閱讀時的記號。羅智成寫了好幾首以人物為題的詩,他認為是自己寫作的轉捩點,〈荀子〉就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這個暑假裡我負責一個文藝寫作興趣小組,需要挑選一些閱讀材料,〈荀子〉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選出來的。很多同學,哪怕是文學科的主修生,對新詩不是害怕就是厭惡,所以我們就由讀新詩開始。組員都是自願參加的,而且要經過頗為繁複的錄取程序──如果沒有人報名,我就省回不少氣力了──所以對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不錯的接受能力,甚至反常地熱愛。可是看完〈荀子〉,大家都沒有甚麼反應。我再細讀一次,才恍然也許不算太意外吧,因為這首詩所要求讀者的,和其他常見的新詩十分不同。

我們不錯從中學的文化科裡學會了「天人合一」、「人禽之辨」等口號,但很不幸這些和荀子的學說關係並不密切。這首詩也不是關於性惡的,──荀子在我們記憶裡本來就只有這一點。那麼,一首寫荀子的詩怎能感動我們呢?我們知道作為漢代學術核心的幾部經書,都是經過荀子才流傳下來的──最低限度是把傳授託源於荀子──嗎?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荀子對文獻抱的是另一種態度。他的文集第一篇文章叫〈勸學〉,學習當然不限於書本,但也不排除它,不像莊子認為六經是聖人的糟粕。荀子比孟子和莊子都要平實,他對知識的態度也接近現代人的科學觀念。知道了這些背景,我們會多明白一點〈荀子〉嗎?

詩中有一個隱秘的地方,就在第一節。星星墜落表示有人過世,這是我們熟知的神話,但古人還有其他想法,例如戰事、饑荒、大水、朝廷變亂等,反正不會是好事。既然凶象出現,就要舉行祀典,冀望禳除災咎。但荀子在〈天論〉篇裡說,星墜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因為少見而奇怪是可以的,但無須畏懼,──詩的第二、三節就是生於畏懼的幻想──需要憂慮的反而是人禍。我們必須注意,這可是二千年前的言論。多知道一些,這首詩會變得有趣嗎?

詩裡的荀子是一個擁有知識、相信知識的學者。世俗因為無知而幻想出可怕的氣氛,但荀子看出這些異動其實是美麗的。他的回應簡短有力:不要怕,握緊知識,睜大眼睛,胸懷天明。我們對新詩這種體裁有足夠的熟悉,讓我們察覺到第二、三節和第四節語調的對比,明白其中的用意,並且體味到它的美感嗎?

本來初學者看不懂一篇文學作品毫不為奇,但這首詩有些特別,它剛好擱在不同的範疇中間。就我在學校裡所見的,喜歡現代文學的同學往往不大看古典文學,更不用說先秦諸子了,反之亦然。於是〈荀子〉的主題和內容對願意看新詩的同學來說難免有「騷動我們生疏的靈魂」之感,但知道一點荀子學說的同學則很可能永遠不會自願看新詩。

最近讀到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的〈教育獨立議〉。文章的第一段說: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所以教育事業,當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有獨立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或各派教會的影響。」

這是八十年前寫的,當時的社會情況和現在自然不一樣,有些說法或許需要修訂。但不把接受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應該仍是顛撲不破的讜論吧。不過,企圖通過種種手段把人改造成器具的,又怎限於政黨和教會呢?在商業主導、功利橫行、專才是尚的時世裡,知識分割成碎片,通博只是大而無當的意思。為了保障生活,甚或出人頭地,我們自覺地迎合社會「需要」,結果是在專門技能的小方塊裡做囚徒,對很多放不進方塊的「美麗」變得生疏,以至於畏懼、鄙視。於是距離「發展能力,完成人格」這一目標愈來愈遠,而我們也愈來愈不可能醒悟這一事實了。──我當然不只是說讀文學的人。

從一首看不懂的新詩說到這裡,也是愈來愈遠了,但道理是否如此,就讓願意讀到這裡的同學自行判斷好了。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