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

阿野

歷年政綱中,有關中國的章節一直存在,然而在二十七屆
的兩個競選內閣「綠野仙蹤」和「中大友莊」之後,已少
有另闢一部份直接討論中國。自二十九屆的候選內閣「榦
」開始,有關中國的章節只寄居於「社會」的大標題下。
事實上,無論是自成一角的「中國篇」或是置身於「社會
篇」裡的中國問題,歷年幹事會所關心的,分別其實不大
,主要都是中國民主化、兩岸關係,和當然少不了的六四
民主運動。

近年對中國——尤其是中共政權——的描述,不少都是立
場鮮明的。例如「中共政權在文革後已失去其意識形態統
治基礎」、「〔…〕在改革過程中卻帶來了一連串問題,
…這些問題在中共的獨裁統治下更見嚴重」、「〔…〕中
共官僚不斷蠶食經濟改革成果」、「中國並無人權法治精
神」(第廿九屆,榦);「〔…〕所謂的政府也只是受少
數人控制,根本無法反映人民的意願。另外,政府對人民
沒有任何問責,人民無從發表意見及監察政府〔…〕人
根本沒有任何途徑把它趕下台」(第三十一屆,百萬大
道)。(所有斜體為筆者所加)

除了對中國問題的討論,候選內閣對中國的理解,也可見
諸他們對本土議題如居港權、《基本法》二十三條、香港
民主化等的討論。「中國現時的政治制度,黨國不分,立
法保護國家安全無疑是保障中國共產黨專政之舉」(第三
十三屆,博聞);「中國政府不斷破壞一國兩制」、「《
基本法》某些條文賦予中央過大權力,使『一國兩制』之
存廢取決於中央對特區的態度,為免中央濫用權力,破壞
香港的『高度自治』…」(第二十九屆,榦)。(所有斜
體為筆者所加)簡單而言,政綱裡的中共政權的基本性格
,大概便是對內(大陸)極權、向外(香港)殖民。

羅列這些段落並非想質疑或批評它們的真實性,反正筆者
也認為當中許多是誠實的人難以否認的。有趣的只是,在
這種極具批判性而總體的理解的指引下,自二十七屆開始
,歷年的候選內閣的立場都走不出支聯會的「五大綱領」
: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
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1]而具體行動都不過是「製作有
關六四的展板」、「出版刊物」、「繼續關注及了解」等
。(第二十四屆,駿閣;第二十七屆,綠野仙蹤、中大友
莊;第二十九屆,榦;第三十屆,7201;第三十一屆,百
萬大道;第三十二屆,鳳閣;第三十三屆,博聞)

[1]
除了二十九屆的「榦」。該年的政綱指出,他們只是「原
則上」同意支聯會的「五大綱領」。「平反八九民運」的
「平反」有「事事仰賴當權者的含意」,他們對此有所保
留。

這是一個分析大,工作少而內向的格局。雖然每屆內閣都
似是點出了中共政權及中國社會許多結構性的問題,但到
提出的具體工作,與其說要改變政綱中所討論和批評的對
象,不如說只是增加個人認識,雖然增加認識絕對沒問題
,並且有益有建設性。沒甚麼可切實帶來改變的具體工作
可做,正是因為中國仍是一個只能遠距離評論的問題——
借二十二屆昕然閣的一句話:「認識不深是我們逃避中國
問題的藉口。中國仍是『問題』」——一個只能被「學習
」和「關注」的對象。籠統認識和辨認出具體問題,與進
行具體可行的改變工作之間的距離,也正劃出緩衝的空間
讓宏觀總體的批評迴避實際責任。候選內閣的批評準不準
確,承諾了的工作能幫多少忙,對集被批評和學習於一身
的對象根本不痛不癢。

雖然,也是當然,從獨立的「中國篇」到寄居在「社會篇
」的中國問題,由橫面的關注整體中國社會到剩下八九民
主運動,其實或多或少反映了現在的候選幹事會還有多大
願望關心和改變中國、或估計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去改變。
其實,是否要關心、為何要關心、如何考量自己產生改變
的能力同樣並無預定的答案,而是要每屆內閣經討論才有
結論的。 1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