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山,闢了地! 2022年迎新特刊, 組織 文:開了一年姍 學生會成立時間線 在整理中大學生報聯刊的過程中,由於第一卷遺失,我們未能追溯學生會籌備委員會的詳情,以及向同學推廣草案的過程。在學生會組建期間,同學不滿校方為學生會「御制」草案,三間書院因此派出代表組成籌備委員會,自行成立草擬會章。 1970 年 4 月 7 至 11 日:籌委會第一次草案信任投票當時全校有約 2,500 名學生,議案需要六分之一信任票方為通過 [1]。會章草案成功通過,籌委會將草案轉交李卓敏校長,校長再轉交學生福利委員會考慮。 5 月 27 日:學生福利委員會要求修改會章學生福利委員會根據中文大學規程,要求會章須經大學校董會核准,並要求會章加入增設教職員財務顧問的職位。 9 月 14 – 18 日:籌委會第二次草案信任投票委會接納建議,舉辦第二次全民投票,草案同樣獲得通過。 11 月 4 日:籌委會會議 籌委會通知三院學生會在 11 月 21 日前選出代表,組成中大學生會臨時代表會。 11 月 29 日:臨時代表會第一次會議 臨時代表會開會互選主席及職員,並成立選舉委員會處理學生會選舉、章則委員會及中大學生會成立典禮籌備會。 1971 年 1 月 11 – 22 日:幹事會選舉提名期幹事會選舉接受不同院校的三名基本會員合組成候選團,分別擔任會長、外務副會長及內務副會長一職,參選需要得到 20 名基本會員聯署提名。 2 月 15 – 19 日:幹事會選舉投票期 幹事會選舉當選門檻為超過三分之一基本會員投票,得到超過二分之一的票數為合法。 3 月 1 日:第一屆幹事會上任 第一屆學生會選舉只有一個內閣參選並成功當選。 3 月 19 日:中大學生會正式宣佈成立 回溯學生會成立的時間線,又是會章又是委員會,看起來跟近年學生會的官僚程序相差無幾,也不太能想像為何學生會在中大成立後 8 年才誕生。關於學生會成立的 過程,無論是官方或民間歷史,皆處於空白。學生報嘗試整理 1970 – 1971 年的學生刊物報導,從中填補歷史空白,並重塑中大學生會的價值。 開源節流,精簡架構 說起書院,今天的想像除了分類帽,就是宿舍和書通,書院仿佛就是提供文娛活動的機構。但早在 1963 年,中大的成立實際是由三間書院(崇基、聯合、新亞)合 併而成,是為書院聯邦制。當時書院擁有實權,屬於自治地位,負責開設學系課程,並獨立收生、聘請老師。 書院聯邦制是怎樣走到今天的中央集權?資源分配正是導火線。政府認為書院聯邦制的架構重疊,耗費不必要的行政費用,因此在 1970 年,政府大幅削資逼使中大 改制。 當時,大學資助教育委員會公佈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的發展經費數字,中大師生發現經費預算被削減 23%,李卓敏校長指大學高層曾向政府爭取,但失敗告終。即使經費預算比上年度多 8%,考慮到通漲及教職員加薪,校方估計削資無可避免令師生人數比例改變,要暫緩準備加開的學系,及減慢現有學系發展進度 [2]。削資事件大大影響中大往後的發展路向——以節省開支為名,將書院聯邦制變為中央集權,由中央取代書院開辦學系,負責聘請老師,及集中處理行政事務。 當整個大學都在思考開源節流的問題,同樣邏輯也能在學生組織中體現。有同學認為中大分開三間書院為單位 參與課外活動或學界比賽是「勞民傷財」,分散人才及 資源是「花三倍的錢,卻折自己的威風」,因此三院聯合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減輕財政負擔 [3]。另一例子是由三間書院編委會組成的《中大學生報聯刊》,同學認為聯合出版有助三院溝通,打破因三院地區分立而生的院別觀念 [4],同時三院統一立場更有助增加輿論壓力。同學有感書院學生刊物的質素參差,更建議停刊書院刊物,將經費撥作聯刊出版費用 [5]。因此,三院學生會合併能夠精簡架構,節省資源。 運動中的學生 新的中央學生組織在資金緊拙的環境下成立,但除了被動地回應大學削資的潮流,一場學生運動正在醞釀。 學生得悉削資後十分憤怒,三書院學生會與港大學生會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強烈反對。教資會沒有回應兩大抗議,三院隨後聯合罷課宣言,並經過聯席會議取得超過 2,000 多名(幾乎全校)同學支持,並迅速發動罷課。 三院各有 200 多人參與靜坐,佔全校學生四分之一。 罷課即使無法令教資會增加撥款,但同學意識到聯合行動的力量,更有意延續三院共同抗爭的模式。翻尋報章可見同學認為三院共同擬定宣言、出版《中大學生罷課 事件特輯》顯示中大學生的團結與直接確實回應。即使三院學生會達成的行動議案稍有不同,當時的社會形勢讓各學生放下分歧,就削資發表聯合聲明。有文章更指 應儘快成立臨時學生會,督促及爭取大學經費增減。 往後,學生會在其他社會運動裡都選擇以三院合作的形式行動,例如三院在中文運動聯合致函校長要求表態、中大學生報協助校外團體舉辦中文運動論壇等 [6]。中 大學生會在運動中成立,奠定其 52 年參與社會的基礎。 小結: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曾有同學在學生報聯刊評論籌組學生會的過程漫長—— 「(草案)今交到校方,校方又開會商討,經過一年半載後,交回中大學生,認為某處某處要修改;中大學生又經一年半載開會修訂,交回校方,又開會一年半載, 永遠是開會?開會!真是前程未卜已殘蒼。到大學四年畢業了,還攪不出中大學生會會章,平常得緊呢!」 建立學生會需要全體同學的熱心參與,組織者更要花大量時間諮詢。他們投放一年多的時間開會、討論、公投,確立學生會會章,更重要的是透過抗爭及行動取得大多數同學的信任。 何況,當時聯合新亞仍未遷入馬料水校園,各書院組織者打破地域的分隔,聚集起來組成學生會,目的是為了 連結各書院同學,回應校園及社會事件,並為日後方便動員同學參與學運社運舖路。這奠定學生會的身份—— 具群眾基礎的抗爭組織者。 回到現在,我們看到解散的學生會有望重組,看似勢在必行。時代與校園已經今非昔比,前人的經驗沒法完全複刻,但比起會章架構或重組的過程,中大學生會的民 主精神才是我們最需要承傳的理念。 註:[1] 有效議案的投票門檻為全體三分之一同學。[2] 李卓敏校長指 1970 年度中大預計開支為 1 億 5,200 萬,但教資會只撥款給予 1 億 2,220 萬,當中 510 萬更指定用作與港大合辦的電腦中心。[3] 嚴瑞源,〈中大同學一元化運動芻議〉,《中大學生會聯刊》 第二卷第四期。[4] 聯合校舍位於北角,新亞校舍為於土瓜灣,分別於 1971 年 及 1972 年遷入馬料水。[5] S.K.Mak, 〈Plea to abolish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 press〉,《中大學生會聯刊》第二卷第四期。[6] 由各書院組成 5 人行動委員會後合併,組成「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委員會」。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四 − 一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