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直彎曲孩子
Nicolas Andry在1741年出版的「Orthopédie」,書面上是一棵直木樁跟彎曲樹苗綁在一起的雕刻。就在那時,通過結合兩個希臘詞創造了一個新名詞:Orthos,這標誌著直,無畸形;和Pais,一個孩子。小兒骨科毫無疑問是我們最古老的專科之一。
我們的使命與願景
團隊發展的30年以來有著明確的使命和願景:「在病人護理、研究、教育與教導醫科生和研究生培養上提供最高質數的服務。」 團隊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臨床醫療服務予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照顧除肌肉骨骼腫瘤以外骨科和創傷有關的疾病。團隊目前正管理9個專科和綜合性門診,每年照顧超過10000名門診病人。作為一個學術單位,團隊還積極參與各級別的本科教學與研究生培訓,包括臨床和研究獎學金計劃,以及基礎和臨床研究活動。
我們的特別門診
脊柱側彎門診
成立於1986年,多年來一直顯著增長。每年新病人轉介個案上升至超過1000名。截至2013年,累計門診病人超過15000名。該門診透過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技術,製造出高效率的矯形工具和支撐配件。
問題下肢門診
負責所有困難的下肢問題包括:先天性畸形、發育異常、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和肢體長度不平衡。有超過1500名患者的紀錄。
腦癱及神經肌肉聯合門診
是兒童神經科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假肢矯形師共同參與的聯合門診。它作為一個第三層轉診門診,診斷、管理、規劃和康復計畫通過整個團隊討論並制定。特別外展門診設立在醫院外的特殊學校由團隊管理。這些措施包括在隆亨學前教育中心、高福耀紀念學校和匡智松嶺學校的腦癱門診。
肌肉萎縮聯合門診
是每三個月一次的聯合門診,專門為這罕見及具挑戰性的疾病而設。它提供服務、學習和教學的寶貴平台。
脊柱裂聯合門診
是一個特別組合的一站式門診,令小兒骨科醫生、兒科醫生、神經外科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假肢矯形師的通力合作成為可能。這個門診是首次出現在香港,所有病人都會在同一診所跟各方會面,治理計畫將被討論並以中央記錄。這大大降低了就診的次數,並允許一個更好的規劃和更有效提供患者及家屬治療和護理。
斜頸門診
是一個特別的門診,有超過1500名患者在名單上,並每年接受超過100個新轉介。患者的類型,由患胸鎖乳突肌腫瘤的新生嬰兒至到肌性斜頸及其他不同病理的青少年。
普通小兒骨科門診
接受普通科和專科門診、母嬰健康院、學生健康服務和新界東私人診所的轉介,覆蓋超過100萬人口。同時,也接受來自香港其他地區的第三層轉介。新生嬰兒即日安排專門的放射科醫生作超聲波檢查臀部,使醫生可作出即時決定。即時篩查與無需等侯預約大量地降低家人的焦慮和交通時間,更可及時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治療。
兒童創傷門診
照顧大量兒童創傷個案,是整個香港同類門診中最繁忙的。該門診配備了便攜的即時低輻射篩選X光機。這大大有助於兒童骨折的直接管理,也因此顯著紓緩傳統的放射線負擔。
坐姿門診和輪椅庫
照顧患嚴重神經肌肉疾病的兒童。門診成立於1995年,與香港理工大學康復工程中心、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假肢和矯形服務聯合管理。該門診透過團隊的努力,評估、設計、修改、推薦及切合殘疾人患者特殊座椅的要求。國泰輪椅庫提供免費的特別迴圈輪椅及座椅調整,給予由坐姿門診所評估出來有需要的家庭。
研究
過去、現在及未來種類繁多的研究專案簡介:
流行病學研究
兒童受傷預防研究計劃
學園受傷最小化計劃
臨床研究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相關研究
病因:BMD、MRI、遺傳、生化指標、營養、SSEP
臨床:多媒體資料庫、骨質疏鬆、生長障礙、姿勢平衡、支撐、手術
脊髓監測:SEP、MEPs
骨質密度研究:
骨質疏鬆症研究小組相關研究
肢體延長兒童的BMD研究
計算機輔助手術:
3D-畸形評估和規劃
脊柱側彎及肢體畸形矯正導航
用於畸形矯正的病人特制夾具
基礎科學和實驗室研究
BMP,脊柱融合的幹細胞研究
生物材料研究──骨和脊柱融合
用於骨癒合與融合的衝擊波
我們未來的方向
放眼將來,團隊將力爭確保承諾:「在病人護理、研究、教育與教導醫科生和研究生培養上提供最高質數的服務。」 進一步的發展策略將集中於脊柱側彎手術和複雜的肢體延長與重建等的專業第三層服務。團隊也將進一步提升和發展,跟在中國、亞太地區和世界享負盛名且已建立聯繫的機構,於小兒骨科、脊柱側彎及相關研究等領域上合作。
使用計算機導航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矯正手術
利用泰勒空間框架Taylor Spatial Frame矯正下肢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