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聲博士(圖中),中文大學和聲書院贊助人,金融界響噹噹的名字,眼光準確,人稱「撈底王」。我們暱稱他為「和聲伯伯」,是一位和樂老人。
「快樂很簡單,煩惱天天都有,家庭、學校、社會、國家,都會有令你不快的事,但最重要是看得開點。我呢,最多五分鐘便可放開。」這是他常掛在口邊的話。
「老兄」南下
和樂老人並不是一生順遂,1950年,原籍浙江寧波的他二十三歲,帶着小量金錢南下,在廣州被海關充公了。到得香港來,適值黃金市場興旺,人手短缺,他加入順隆行,廣東話還未聽懂,便要當出市員。「廣東人對『上海佬』有點排外,總是這兒那兒的給你一些阻滯。我的電話給擺放得老遠,那時交易市場不比現在電腦化,價位全是扯着喉嚨『兩蚊三蚊』地喊出來的,再加手勢搭救。為了讓人容易看得到我,我把鞋底墊得特高,現在女士穿的我在五十年代已發明了,真要收點版權費呢。」他坦言交友並不一帆風順,人際關係是靠以誠待人慢慢建立起來的。
誠信與和諧是伯伯一生的堅持,也是和聲院訓「知仁忠和」的兩大支柱。他自豪說:「自年少到現在,我的誠信都未破壞過。」做生意,在誠信與利益之間,他絕對毫不猶疑選擇前者。「吃虧也得接受,不可以計較自己得益多少。」
別以為他只是說的豁達,1987年全球股災,客戶拖欠巨款,公司卻有龐大債務到期償還。「股東說,公司做不下去了,一定要倒閉,投票結果是五票對我一票。」結果他獨力承擔,傾盡所有,把手上股票低價賣掉,連家人自住物業也按予銀行,最終償還債務。「我扛起來,做得好,是公司利益,做得不好,我負責。」他輕描淡寫,然不失剛毅。
修身齊家 心繫教育
和聲伯伯家境本是小康,在蘇杭經營船運,後因戰事,家道中落,他小學還沒唸完,十四歲便在上海一間銀號當練習生,賺錢養家。他一直對教育念念不忘,視支持教育為回饋社會最好的方式。「我一有餘錢,便量力而為,兩百三百、兩千三千的,拿出來支持教育。」眾所周知和聲書院的創辦人正是其弟李和鑫博士,秉花堂李氏基金會慷慨捐助一億五千萬,於2007年成立書院。出於弟弟對兄長的欽佩,書院遂以和聲命名。
做好自己,照顧好家庭,回饋社會,是和聲伯伯的人生目標。在他心目中,家庭是社會的基石,而他自己也是家族的基石。
和聲書院院監會成員李德媞女士(圖左)是李和聲博士的侄女,幼承庭訓,明白要傳承中華美德,長輩要孝順,弟幼要愛護,品學要兼優,有能力時,要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家父與大伯相差二十歲,長兄為父,對大伯非常尊重。自小我們視大伯為家長,而他也照顧到每一個家人。他最早來港,一個外省人在異地打拼,很多痛苦不足為外人道。但就算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仍然照顧留在上海的家人,幫助他們陸續來港發展。」
李女士是上市公司董事,公務繁忙,仍抽空為家族支持的教育事業服務。談到書院尊崇的和諧理念,她說:「創新和質疑是歷史發展的必要過程,和諧不代表噤聲,人云亦云;和諧是要在表達己見之餘,懂得尊重他人意見。」書院定期舉辦不少講座、高桌晚宴、交流分享,就是希望學生從中學習到社交禮儀、立身處世的道理,德學雙修。
三代同心
Vicky(圖右)開朗隨和,笑容充滿典型的李氏親和力。她是和聲伯伯的孫女兒薇欣,在國際學校唸中學,卻沒有隨眾出國升學。「自小我在祖父母身邊長大,跟他們特別親密,留在他們身邊盡孝是應該的,書在哪兒唸都是一樣的嘛。」姑姑德媞點破她:「現在她說來輕鬆,但相信當時她也嚮往去外國過自由獨立生活,吸收人生經驗的。由此也看到把家庭放在自己之先,是我們家的價值觀。」
結果Vicky考進中大商學院,去年剛畢業,在醫學儀器公司擔任營銷。既是對家族支持,也因認同書院的理念,她當年加入和聲做走讀生,與不少開明可親的同學交上朋友。她希望書院多辦一些像「和聲早晨」的活動,增加師生和學生之間相處的機會,並在促進國際生與本地生融和方面再下工夫。
聽到孫女兒談書院生活,和聲伯伯佯怒說,有點不滿意她沒有積極用和諧精神感染同學。Vicky和顏悅色回應:「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認識世界的平台。有些想法,是要到了某一個階段,增加了經驗,才會接受的呢。」
大半生在香港渡過的和聲伯伯,對香港感情殊深,他的理想是大家在和諧的基礎上創新,為政府、國家以至世界思考日後路向。他說見到社會和諧破壞,十分心疼,談起來眼睛都有點濕潤了。但這位和樂老人說:「不打緊,五分鐘之後,吃過飯我便會開心過來了。」
文/資訊處盧惠玉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464期(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