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園地
【定價收費】系列 之 《為急症定價》(馮康醫生)
2020年11月30日定價收費最大的挑戰,是為急症定價。按「診斷相關群組」的定價,其實不分急症與否,所有診斷,都有個相對成本數值,根據這數值計算出合理的價格。 確定「診斷相關群組」的程序,一般在病人出院的時候,病房助...
定價收費最大的挑戰,是為急症定價。按「診斷相關群組」的定價,其實不分急症與否,所有診斷,都有個相對成本數值,根據這數值計算出合理的價格。
確定「診斷相關群組」的程序,一般在病人出院的時候,病房助理根據醫生對病人的診斷,所做的手術,出現的併發症,記錄在病人的電子病歷紀錄,然後用數據軟件編配「診斷相關群組」。所以,根據病人的「診斷相關群組」,從而定實收費價格,最適當的時間,是出院的時候,不是入院的時候。
這很容易理解,病人的診斷很多時候入院以後還會有變化,併發症會否出現也很難預測。然而,政府對定價收費的定義,卻要求醫生及醫院在入院前吿知病人,出院時的收費要與入院提供的信息一致。政府的本意是要保障病人,入院前就可以對住院開支有足夠的掌握。但對許多內科(包括兒科)和急症病人而言,入院的時候連診斷也不太清楚,要落實政府定義中的定價收費,有相當的難度。
為了落實定價收費政策,除了使用「診斷相關群組」外,特別針對內科和急症病人,我們構思了好幾個方案,都不容易。這些方案一定要以病人為中心,不能讓他們的診斷及治療流程割裂。這些方案也一定要很容易融入醫生為病人診治過程中的決策,方便易用,使診治不受拖延。
目前的構思,是把病人的價格估算和入院及手術同意書的簽署結合起來,一併做。有私家醫生告訴我,因為每間醫院的收費價格都不同,他也要靠診所的護士和病人討論,才能夠做好政府要求的價額估算;但入院及手術同意書還是要醫生自己給病人解釋後簽署的。兩個程序結合一起做,醫生無論如何要多花點時間。於是,我們在設計醫院的信息系統時,也務求能夠幫醫生節省時間。
醫療新領域:蛇餅(續)(胡志遠教授)(刊登於 AM730)
2020年11月26日過去30年,醫管局提供廉價的專科醫療服務,照顧廣大慢性疾病患者的需要。這是一個很值得香港人珍惜的公共醫療政策。可是多年來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即使醫管局出盡渾身解數,如免診覆配藥物計劃、護士診所、普通科門診...
過去30年,醫管局提供廉價的專科醫療服務,照顧廣大慢性疾病患者的需要。這是一個很值得香港人珍惜的公共醫療政策。可是多年來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即使醫管局出盡渾身解數,如免診覆配藥物計劃、護士診所、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等,輪候「蛇餅」依然茁壯成長。
要讓廉價的公共醫療服務能持續下去,政府意識到不能將所有資源投放在醫管局上。分散投資,另設一個平台,將部分慢性疾病的護理工作從醫管局系統引導回到基層醫療系統,既能達到更好的成本效益,也希望遏止醫管局專科內部互相轉介,導致塘水滾塘魚的問題。
現時政府透過資助非政府組織在各區設立「地區康健站」,提供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等基層服務,正是分散投資策略的第一步。透過這些「地區康健站」,政府也能掌握慢性疾病服務的成本、效率和成效等數據,為進一步在私營系統發展基層慢性疾病服務打下基礎。
中大醫院希望倚靠資訊科技平台,將慢性疾病護理帶到病人家中,並與社區醫生和醫療集團合作,建立家庭醫生網絡,支援「地區康健站」在慢性疾病護理的工作。透過電子病歷紀錄互通系統,讓病人在醫管局接受快餐式覆診的同時,在私營系統接受較細緻的輔助性護理,如併發症篩查、監察調校藥物後的反應等。此外,我們也利用私營醫療系統的靈活性,讓各專職醫療如藥劑師、物理治療師、中醫在慢性疾病照顧上擔綱更積極的角色。
在醫管局輪候的「蛇餅」會否因而縮短?相信不會。但強化基層醫療平台在慢性疾病管理的角色,改善治療質素,長遠有助改善整體市民的健康,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醫策縱橫:糖尿病綜合策略 (馮康醫生)(刊登於信報)
2020年11月24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國際權威醫學雜誌《刺針》發表一份糖尿病專題報告,提出糖尿病防治的綜合策略。這份報告的首席作者,是中文大學的友好陳重娥教授。參與制定策略的是全球40多位糖尿病專家,合作4年,審視了超過50...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國際權威醫學雜誌《刺針》發表一份糖尿病專題報告,提出糖尿病防治的綜合策略。這份報告的首席作者,是中文大學的友好陳重娥教授。參與制定策略的是全球40多位糖尿病專家,合作4年,審視了超過500篇研究報告,撰寫成這份重量級的文獻。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突顯世界各國的醫療體制在處理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嚴重不足。富裕國家與中低收入國家,各有各的問題。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病情變得嚴重甚至有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多兩三倍;疫症大流行也拖延了許多慢性病病人的跟進診治。所以,《刺針》雜誌的總編輯賀頓在一個月前的社論指出:我們當前面對的,不是一場傳染病全球大流行(pandemic),而是一場疾病同步大流行(syndemic)。
《刺針》雜誌的報告,提出了3個有效防治糖尿病的重點策略。
第一,制定在社會、人群及社區3個層面的策略,針對環境、個人行為、社會經濟等成因,預防糖尿病,減少發病率;第二,持續地透過有效藥物,管控吸煙,降低心臟及代謝併發症的風險,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腎衰竭;第三,建立以數據主導、團隊為本、科技支援的治療隊伍,以全民健康覆蓋作保障,確保所有病人得到有效的疾病防控。
在香港,醫管局跟進治療絕大多數的糖尿病病人。多年來,透過定期的風險評估及管理計劃,普通科及專科門診的協作,改善了病人疾病的防控。
不過,近年因為累積太多病人,不勝負荷,為病人進行的風險評估往往滯後,很多時候變得不定期。或許,是時候重新檢視目前提供服務的模式了!
醫療新領域: 醫院的光線(馮康醫生)(刊登於 AM730)
2020年11月12日醫院室內的設計,要令病人及員工感到安全和愜意,創造促進治愈的環境,光線的選擇和配搭非常重要。首要的,自然是光度要適中,顏色要柔和,整體給病人及員工溫暖的感覺。 今時今日,建築物的燈光照明要滿足環保節...
醫院室內的設計,要令病人及員工感到安全和愜意,創造促進治愈的環境,光線的選擇和配搭非常重要。首要的,自然是光度要適中,顏色要柔和,整體給病人及員工溫暖的感覺。
今時今日,建築物的燈光照明要滿足環保節能的要求。燈光的設計、選擇、布局,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配合,都非常專門,我們交給建築師處理。但燈光對病人的影響,建築師就很多都不太了解,我們就要提出來。其中有幾點,經常被忽略!
其一,是避免燈光直接照射病人的眼睛,尤其是走廊和電梯位置。病人臥在推床上,望著天花的燈光,會很不舒服。所以在病房的走廊,我們在設計上會把燈槽沿牆邊布置,不會跨過走廊;在電梯,我們用反射的燈光。
其二,是由地板反射的眩光,尤其是窗邊的反射,對有認知障礙的病人,容易令他們產生錯亂。這問題不在燈光的選擇,而在地板的選擇。我去過海內外很多醫院,一般有照顧老齡病人而且近年落成的醫院,才有照顧到這方面。大多數其他的醫院,地板上的反光,令人眼花繚亂。
其三,是顧及病人的晝夜節律,及由此影響的生理節律。在香港,無論在公立還是私家醫院,都有很多幾人共用的大病房,不利於照顧個人睡眠的需要。外國現在有醫院設置人工智能系統調校病房的燈光,引入晝夜節律。這些設置今天來說還是比較昂貴,但讓病人自己控制調校病床周圍的燈光,適應個人的晝夜節律,不難做到。
病房內病床周圍,還有夜間照明的問題,防止病人睡眼惺忪起床去洗手間時跌倒。這一點目前很多私家醫院都做得到。燈光在特別的診斷和治療空間裡,如磁力共振、放射治療,在儀器供應商的發展推動下,近年來都有很大的改善。
【定價收費】系列 之 《病情級別》(馮康醫生)
2020年11月02日許多國家的社會醫療保險(Social Health Insurance, SHI)制度,都會採用「診斷相關群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 DRG) 作為支付醫院的方法。每個國家採用的 DRG系統都有點不同。我們採用的 DRG系統,全名叫「國際精確診斷相關群組」(...
醫療新領域:蛇餅(胡志遠教授)(刊登於 AM730)
2020年10月29日請不要誤會,我不是呼籲大家趁「秋風起,三蛇肥」,齊齊食蛇羹。我是指醫管局專科診所各服務窗口前的人龍,在這十多年間,由站著數人,到今天處處出現數十人打蛇餅排隊的「盛況」。 社會各界一直將公營醫療服...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呼籲大家趁「秋風起,三蛇肥」,齊齊食蛇羹。我是指醫管局專科診所各服務窗口前的人龍,在這十多年間,由站著數人,到今天處處出現數十人打蛇餅排隊的「盛況」。
社會各界一直將公營醫療服務的焦點放在新症和手術輪候時間,卻忽略了覆診時間延長對慢性疾病患者,以至全民健康的影響。
近年隨著人口老化,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大幅增加。加上這些疾病的治療日趨複雜化,專科門診服務需求大增,導致現時覆診間距長達三十多星期,即是病人平均一年不能見兩次醫生。如果醫生比較細心,願意犧牲自己午飯時間的話,病人在覆診時還勉強可以享有約10分鐘見醫生的「Quality time」。即使如此,一個身患多種慢性疾病的病人,在公營系統見醫生的時間,每年平均也不夠20分鐘。
每年20分鐘的覆診時間對照顧慢性病人有甚麼意義?相信大家心裡有數。覆診時間不足,慢性病的併發症不能及早發現,導致將來病情惡化才治療,無論是醫療資源和病人身心都做成沉重的負擔。對前線醫護來說,感覺也不好受。不少在公院精神科服務的學生慨嘆地跟我說,由於精神科門診病人太多,覆診時只能夠向每位病人問3條問題:「有冇食藥、有冇幻覺、想唔想死?」未仔細核實病人答案,便忙著開藥著病人離開。即使病人有其他身體不適向醫生求助,答案也往往是「我唔係睇呢科」,或立即轉介其他公院專科,然後又再輪候一、兩年,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專科需求「內循環」。醫管局專科輪候時間不斷延長,這是主因之一。
這個結怎樣解?中文大學醫院又有甚麼應對計劃?下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