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崇基創校伊始,即以「止於至善」為校訓,寓意不斷追求圓滿。
(漢字的傳統讀寫方向從右至左)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意思是使自己的德性自覺明朗;「新民」,意思是教化他人,使他人能「自新 其德」;「至善」則兼指兩者的圓滿完成。
校歌歌詞:
南天海嵎,四方人士,同興此學府。
神州學術,源遠流長,數典不忘祖。 |
崇基校歌的音樂部份來自十九世紀的一首美國民謠Annie Lisle。Annie Lisle是美國波士頓詩人音樂家H.S.Thompson 1857年的作品,兼有曲譜和歌詞。大約在1870年,紐約州綺色佳(Ithaca)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兩名學生因喜愛Annie Lisle之曲調而合作填寫新詞,把這民謠改編成為校歌。因「康乃爾校歌」廣受歡迎,其後不少美國大學和中學皆採用此同一曲調作為校歌;影響所及遠至亞洲,包括燕京大學、金陵大學、東吳大學、嶺南大學以及本校在內,校歌的曲調都同樣是Annie Lisle。據維基百科所列有關學校名單, 現時全世界以Annie Lisle曲調為校歌的大學與中學總數恰為一百(2011年7月資料)。
崇基校歌歌詞作者謝扶雅(1892-1991)。謝扶雅為本校中文系國文及哲學特約講師(1952-57),早歲先後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大學、立教大學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曾任嶺南、中山、金陵、東吳等大學教授(所到之處與Annie Lisle 校歌再三結緣――嶺南、金陵、東吳、崇基);畢生致力於宗教及哲學之研究,著述不倦,有《人生哲學》、《宗教哲學》、《基督教與中國思想》、《巨流點滴》等三十餘種著作,以及《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家文選》、《康德的道德哲學》等十餘種譯作。
校歌歌詞寫於1952年。歌詞内容宣述創校的時代使命,並勉勵學子志學勤修,本著基督的精神與校訓「止於至善」的精神,融合中西學術,以發揚文化、匡時救世為己任。
崇基校徽由圖案和文字組成,圖案上方為校名「崇基」二字,下方為校訓「止於至善」四字。校名與校訓之書體俱為小篆。
校徽圖案取材自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之圖案(景教碑的說明詳見〈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與崇基學院校徽〉,此文亦見於http://www.cuhk.edu.hk/ccc/yy/appx-2)。學院在向同學徵求校徽設計時指明須以此圖案為設計基礎,並限用校色(深棗紅與金黃 Crimson and Gold);其後校徽設計由校董會選定,並沿用至今。
1954年至1960年校徽外框形狀為長方形,如下圖:
|
1961年開始校徽外框形狀改為盾形,如下圖:
|
崇基為基督教高等學府,校徽圖案取材自一千二百多年前之景教碑,銘記基督教來華傳教事業的開始,有數典追源,立根中華的寓意。
校徽圖案是雲朵與蓮花承托著帶火焰的十架。雲朵象徵天道,蓮花象徵純潔與完美,十架象徵基督犧牲以臻圓滿之生命境界,火焰象徵光明。圖案上的十架啟示生命圓滿的意義,正好和校訓「止於至善」(取自《大學》)之追求圓滿的精神互相契合;而蓮花純潔完美之象徵,亦與圓滿之義相應。這「圓滿」的雅集,既有圖文互釋之妙,又見不同文化融合之美。整體地看,基督精神和中國文化精神圓融無間,同時透顯出崇基一向以發揚世界文化為己任的辦學理想。崇基的校徽簡潔諧美地標示「聖潔圓滿」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