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與崇基學院校徽
崇基校徽與景教碑,兩者存在密切關係,一併說明。
時代背景
中國古稱東羅馬帝國為「大秦」,稱最初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托留派)為「景教」。景教原是東羅馬正教的一個支派。早在公元五世紀,君士但丁堡大主教聶斯托留(Nestorius)因持異見而被東羅馬放逐至死,他的追隨者後來轉而立足波斯,向東發展。及至公元七世紀唐代初期,聶派基督教傳入中國,取名景教。「景」字兼含「大」與「光明」兩義。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景教主教阿羅本來至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禮遇,准其傳教,並為其建寺;至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景教碑刻立之時,景教已在中國活動了近150年。
碑文内容
此碑由曾任朔方節度副使的景教僧伊斯(Yazedbozid)出資,其子景淨撰文。內容記載景教教義、禮儀,以及唐太宗貞觀九年至唐德宗建中二年景教在中國的流傳情況。碑身正面碑文一千八百餘字,除漢字外,首末兩行刻有古敍利亞文;碑腳及左右碑側另有古敍利亞文雜以漢文,合共刻七十多位景教僧名字及職稱。
此碑是中國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文獻。
碑文書法
碑文及額題均為楷書,書寫者為呂秀巖。書法秀麗而勁健,用筆靈動而不失莊嚴肅穆,結構疏密得當,藝術水平很高,為研習書法的上好範本之一。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之《中國珍稀碑帖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西安碑林名碑精粹》收入此碑。
碑石經歷
碑石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中為碑身,上有盤龍浮雕之碑額,下有龜座。整座碑高約365釐米(約12呎),寬約100釐米(約3.3呎)。
此碑刻立六十餘年後,至唐武宗年間,景教已在中國傳教逾二百年。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滅佛,殃及景教,景教碑被教徒埋入地下,而景教亦自此沉寂。
景教碑沉睡地下近八百年,至明末熹宗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方在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偶然出土,出土後就近移入金勝寺(唐代稱崇聖寺)。當時耶穌會士極重視此一發現,並將碑文譯成了多種外國文字。碑置寺中近三百年,遇清末回亂,正殿及碑亭毀於戰火,而碑石倖存,其後暴露曠野多年。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丹麥記者何樂模(Frits V. Holm)密謀盜碑,賄寺中老僧僱石匠,以同樣石料同樣尺寸重新刻製一碑,圖以複製碑偷龍轉鳳,換出原碑暗中運往倫敦。安排搬運之際,消息走漏,政府及時制止,保住原碑;交涉後只允許其運走兩噸重之複製碑(複製碑其後輾轉運往紐約,最後為教徒購贈梵蒂岡)。陝西巡撫曹鴻勛隨即將原碑移置西安城內碑林護藏,以絶其覬覦。
景教碑幾度遭逢劫難,幸保無損,彌足珍視。現藏西安市碑林博物館,屬國寶級文物。國際考古學界以此碑與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埃及「羅賽塔碑」、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所藏西亞「摩押碑」、墨西哥國家博物館所藏南美「授時碑」,合稱「世界四大名碑」;而此碑因學術價值和考古價值在四碑中為最高,故又有「天下第一碑」之譽。
碑額圖案
此碑額題頂端刻有圖案。崇基學院校徽圖案即取材自景教碑之圖案。
1954年,崇基創辦人之一何明華會督(Bishop R.O.Hall)在一次演講中特別提及這圖案,並表示「希望這從蓮花浮現的十字架和從雲中吐露的火熖,會成為崇基學院的校徽」。學院在向同學徵求校徽設計時指明須以此圖案為設計基礎,其後校徽設計由校董會選定,並沿用至今(註:1954年至1960年校徽外框形狀為長方形,1961年開始為盾形)。
崇基為基督教高等學府,繼承國內十三間基督教大學之辦學精神,立根中華;創校人在校徽圖案上作出高明選擇,藉景教碑之象徵,數典追源,銘記基督教來華傳教事業之始,有高遠深刻的寓意。
崇基校徽
崇基校徽的圖案是雲朵與蓮花承托著帶火焰的十架。雲朵象徵天道,蓮花象徵純潔與完美,十架象徵基督犧牲以臻圓滿之生命境界,火焰象徵光明。校訓「止於至善」(取自《大學》),寓含自強不息的精神,亦兼具基督教所啟示的生命圓滿之意義。文字和圖案互相呼應,表達出基督精神和中國文化圓融無間。
目前在崇基行政樓地下及牟路思怡圖書館大堂掛壁者為景教碑之拓本,兩套拓本俱屬崇基之院藏。院藏另有景教碑之雕塑模型兩座,大小約為原碑六分之一。一置行政樓地下,為琉璃水晶工藝製作;一置神學樓聖堂入口處,為水晶工藝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