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雝 |
|
UTF-8 | E9 9B 9D |
---|---|
大五碼 | F175 |
倉頡碼 | 女山人土 |
Matthews | 7551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4108;(二版)4420 |
康熙字典 | 1297 |
Unicode | U+96DD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2071.4 | |
頻序 A/B | 5384 | 5422 |
頻次 A/B | 8 | -- |
普通話 | yng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雝 | 雝𪆂也。从隹,邕聲。〔於容切〕 (76 / 71) | 隹 | 雍 |
形義通解 |
---|
略說: 「雝」與「雍」同字,甲骨文從「隹」從「水」從正方形,或從兩方形相疊,構形初義不明。 41 字 詳解: 「雝」與「雍」同字,甲骨文從「隹」從「水」從正方形,或從兩方形相疊,構形初義不明。 一說方形是「宮」字初文,「雝」是璧雝(古代大學)的本字,象璧雝的宮外有水有鳥止息(羅振玉、陳邦懷)。一說方形是「雝」的初文,象連環形(于省吾)。一說象鳥足被環所扣,無法高飛。引申為阻塞、壅塞等意思(徐中舒)。金文上承甲骨文字形,方形變圓,與「吕」形混。 甲骨文用為人名、地名。金文表示熟食,通「饔」,余阝王鼎:「用雝(饔)賓客」,表示用熟食宴饗賓客;表示壅塞,通「壅」,毛公鼎:「勿雝(壅)律庶民」;又用作象聲詞,逨鐘:「雝雝」。 戰國竹簡通作「壅」,《上博楚竹書五.三德》:「毋雝(壅)川」。 《說文》:「雝𪆫也。从隹邕聲。」段玉裁注:「雝渠也。渠,鳥部作𪆫。鉉本同。經典多用爲雝和、辟雝。隸作雍。」 347 字 相關漢字: 雍,隹,水,宮,吕,饔,壅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47 | 周p191 | |||||
李p262 | 何p348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同「雍」字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雝」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harmonious |
n. | wagtail; twitter, chirp, warble; marsh surrounded by waters |
瀏覽次數: 3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