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9
(15)
異讀字
繁簡對應
   
UTF-8 E7 B7 A9
大五碼 BD77 
倉頡碼 女火月一水 
Matthews 2242 
漢語大字典 (一版)3429;(二版)3656  
康熙字典 859 
Unicode U+7DE9
GB2312  
四角號碼 2294.7 
頻序 A/B 1221  1368 
頻次 A/B 1315  417 
普通話 hun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8/8
其他
字例: 20/20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𦅻 繛也。从素,爰聲。〔胡玩切〕緩,𦅻或省。 (278 / 279) 𦇻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285 胡管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寬鬆、舒緩。
19 字

 詳解: 從「」,「」聲。《說文》以為「」是「𦅻」的省體。戰國文字多見「」,未見「𦅻」。本義是寬鬆、舒緩。《說文》:「緩,繛也。从素,爰聲。緩,𦅻或省。」如《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淮南子.氾論》:「當此之時,明堂太廟,懸冠解劍,緩帶而寢。」

  「」引申表示(政令或刑罰的)寬弘。如《管子.五行》:「大揚惠言,寬刑死,緩罪人。」《韓非子.難二》:「今緩刑罰,行寬惠,是利姦邪而害善人也,此非所以為治也。」

  「」表示慢,與「」相對。如《清華陸.管仲》簡27:「然則或𢼊(弛)或張,或緩或[糸亟](急)。」《荀子.王霸》:「今君人者急逐樂而緩治國,豈不過甚矣哉!」

  「」又表示延遲、延緩。如《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緩也。」《史記.田單列傳》:「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

  「」可表示怠慢。如《墨子.親士》:「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

  「」還表示柔軟。《呂氏春秋.任地》:「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高誘注:「緩,柔也。」
443 字


相關漢字: ,,𦅻,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緩」的異讀字

p46 p130
緩和,緩刑,緩不濟急,緩帶,緩禍,緩慢,緩衝,緩頰,緩兵之計,緩步代車,緩歌縵舞
p218 p341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刻不容, 兵之計, 輕裘帶, 輕重急, 不濟急… (5/62)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slow; tardy; unhurried
adv. leisurely; easily; gradually
v. delay; neglect; retard; postpone; put off; recuperate; revive; come to;alleviate; mitigate; ease
瀏覽次數: 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