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 |
|
UTF-8 | E8 B1 86 |
---|---|
大五碼 | A8A7 |
倉頡碼 | 一口廿 |
Matthews | 6478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3565;(二版)3801 |
康熙字典 | 1119 |
Unicode | U+8C46 | |
---|---|---|
GB2312 | 2225 | |
四角號碼 | 1010.8 | |
頻序 A/B | 1132 | 1317 |
頻次 A/B | 1508 | 451 |
普通話 | du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豆 | 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屬皆从豆。〔徒候切〕𣅣,古文豆。 (102 / 97) | 豆 | 𣅣 𣅋 |
形義通解 |
---|
略說: 「豆」在古代指盛醃菜、肉醬的器皿,後假借為豆芽之「豆」。 28 字 詳解: 「豆」在古代原指盛醃菜、肉醬等食品的器皿,本義是高圈足的食器,後假借為豆麥之「豆」。《說文》:「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屬皆从豆。𣅣,古文豆。」按「豆」上一橫象蓋,中間象豆體,下象柱足及底座。「豆」出現於商代,盛行於春秋戰國,有陶製,亦有以木、青銅等質料製成。後世或用「豆」作禮器,《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郭璞注:「豆,禮器也。」「豆」所盛放的食物為醃菜和肉醬,《周禮.天官冢宰.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麋臡」,指行朝事禮時所進獻的豆,盛的食物是用韭菜做的腌菜、多汁的肉醬等。 甲金文用作地名,讀作「郖」。《合集》24713:「才(在)豆。」散盤:「豆人虞。」宰甫卣:「王來獸(狩)自豆彔(麓)」,指王自郖地山腳來狩獵。《說文》:「郖,弘農縣庾地。从邑,豆聲。」另金文用作本義,指高圈足的食器,周生豆:「周生乍(作)尊豆。」 齊陶用作量詞,為古代的重量單位,如《古陶文彙編》3.46:「毫豆。」《左傳.昭三年》:「四升為豆。」 傳世文獻中「豆」又假借為豆麥之「豆」。《廣雅》:「大豆,茮也;小豆,荅也。」《戰國策.韓策一》:「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意指戰國時韓國地理環境惡劣,百姓於山中居住,所出產的糧食,不是麥子就是豆子(王引之《經傳釋詞》:「而,猶則也。」)。後來又為豆麥之「豆」的假借義分化出「荳」字。不過,「豆」在「荳」字出現後仍被普遍用來表示豆麥之「豆」。 633 字 相關漢字: 郖,荳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11 | 周p166 | |||||
李p159 | 何p73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豆」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煮豆燃萁, 瓜剖豆分, 目光如豆, 豆剖瓜分, 豆蔻年華… | (5/84)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巴, 瓣, 萹, 籩, 扁, 稨, 蠶, 菜, 莢, 箕, 豇, 紅, 燃, 蔻, 萁, 綠, 麥, 粒, 沙, 豉, 觴, 豌, 碗, 俎, 漿, 豍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vessel like a platter (arch.); bean; pea; legumes; pulses; dry measure; peck |
瀏覽次數: 9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