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 |
|
UTF-8 | E7 94 98 |
---|---|
大五碼 | A5CC |
倉頡碼 | 廿一 |
Matthews | 3223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413;(二版)2583 |
康熙字典 | 681 |
Unicode | U+7518 | |
---|---|---|
GB2312 | 2442 | |
四角號碼 | 4477.0 | |
頻序 A/B | 1323 | 1568 |
頻次 A/B | 1127 | 313 |
普通話 | gn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甘 | 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从甘。〔古三切〕 (100 / 95) | 甘 | 𤮺 𠁿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口」從◎,◎為指事符號,表示口中所含之物。字象口含一物,是「含」的初文(馬敘倫)。由於甘美之物是人所愛含的東西,因此派生出甘甜之「甘」。 70 字 詳解: 從「口」從◎,◎為指事符號,表示口中所含之物。字象口含一物,是「含」的初文(馬敘倫)。由於甘美之物是人所愛含的東西,因此派生出甘甜之「甘」。參見「含」。《說文》:「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从甘。」按王筠《說文釋例》:「口是意,一則所含之物也」,「口」中一橫為指事符號。戰國文字或寫作一圈,參見《郭店楚簡.老子甲》簡19字形。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8001:「王往于甘。」 金文與戰國幣文多有「甘丹」一詞,用作地名,指趙國首都「邯鄲」。甘丹上庫戈:「甘(邯)丹(鄲)上庫。」《左傳.定公十三年》:「以邯鄲叛。」地在今河北邯鄲西南。 戰國竹簡有「甘露」一詞,指甘美的露水,《郭店楚簡.老子甲》簡19:「天地相合也,以逾(輸)甘露。」又有「甘戰」一詞,讀為「酣戰」(李零),指持續的激戰,《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61,53下:「萬民贛(貢)首,皆欲或(克)之,此『復甘(酣)戰』之道。」全句指所有的百姓都願意獻出生命,都希望戰勝人,這就是「持續激戰之後再戰」的方法。《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威王問》簡46:「勁弩趨發者,所以甘(酣)戰持久也。」傳世文獻亦有「酣戰」一詞,《韓非子.十過》:「酣戰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穀陽操觴酒而進之」,指持續激戰時,司馬子反口渴了,豎穀陽拿着一杯酒送給他。 古璽文「甘」用作姓氏,《姓觿.覃韻》:「甘,《姓源》云:夏時侯國,《書》稱《甘誓》是也。以國為氏。《姓譜》云:武丁臣甘盤之後。《姓考》云:周封王子帶于甘,《左傳》甘昭公是也。或曰:武王封同姓于甘,《左傳》甘伯桓公是也。後以邑為氏。」 676 字 相關漢字: 口,含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13 | 周p106 | |||||
李p90 | 何p9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甘」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 ||
---|---|---|
甘草涇巡司, 甘泉縣, 甘州千戶所, 甘州中護衛, 甘州左衛… | (5/9)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同甘共苦, 善罷甘休, 心甘情願, 甘之如飴, 甘拜下風… | (5/177)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膬, 菪, 靬, 汞, 崦, 瀼, 峪, 願, 醴, 霖, 寞, 霂, 霈, 誓, 食, 薯, 洮, 蔗, 炙, 盡, 亹, 允, 峗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sweet; pleasant; delicious |
adv. | voluntarily; willingly |
瀏覽次數: 9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