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𤯌 |
|
UTF-8 | F0 A4 AF 8C |
---|---|
大五碼 | |
倉頡碼 | |
Matthews | 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414;(二版)2584 |
康熙字典 | 682 |
Unicode | U+24BCC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
頻序 A/B | -- | |
頻次 A/B | 0 | -- |
普通話 | gn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𤯌 | 和也。从甘从麻。麻,調也。甘亦聲。讀若函。〔古三切〕 (100 / 95) | 甘 |
形義通解 |
---|
略說: 「𤯍」金文從「厤」從「甘」,亦有不從「厤」而從「𠩵」或「秝」,如友簋從「秝」從「甘」,省「厂」。早期金文又偶於「𠩵」之兩木間加「土」。凡「秝」、「厤」、「𠩵」皆為一字異體,象禾稻分列歷然之貌。 96 字 詳解: 「𤯍」音義主要有兩說。第一,從《說文》讀為「函」,從甘聲。然而,「𤯍」有不從「甘」而從「口」或「田」,如封簋從「田」,其中從「口」者更為數不少,「甘」聲之說恐不合。其次,金文多「蔑𤯍」連文,郭沫若據此讀音釋「蔑𤯍」為「免圅」,意為解甲,難以通順釋讀銘文。金文所見「蔑𤯍」為君主勉勵臣下之辭,而其前後多有賞賜,「蔑𤯍」一語實有嘉勉之意。 第二,讀為「歷」,假借為「歷」,自經歷、歷驗引伸出功績之意。「蔑」是勉勵,「𤯍」是功勞、事蹟。蔑𤯍,表示誇美功績。《尚書.盤庚》:「優賢揚歷」,意指敬重賢能,表揚其功績,與金文「蔑𤯍」意同 (參于省吾)。 文例所見,「蔑𤯍」有君主勉勵臣下者,如敔簋:「王蔑敔曆,易(賜)玄衣」,友簋:「王𥣫友曆,易(賜)牛三」。亦有臣子自勉之辭,如鮮簋:「鮮蔑曆」。此外,「𤯍」又用作人名,如𤯍盤:「𤯍乍寶尊彝」。 「𤯍」後期金文「甘」又有訛寫為「日」作「曆」,但金文中無曆法之義,參「曆」。 《說文》:「𤯌,和也。从甘从麻。麻,調也。甘亦聲,讀若函。」小篆「𤯌」字,金文皆從「厤」、「𠩵」作「𤯍」,無從「麻」者,可見小篆訛誤。段玉裁改「𤯌」為「𤯍」,認為當從「厤」、「甘」,以金文驗之,確甚。 511 字 相關漢字: 𤯍,厤,甘,𠩵,秝,厂,土,函,口,田,歷,蔑,日,曆,麻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黃 | 周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瀏覽次數: 1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