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淊 |
|
UTF-8 | E6 B7 8A |
---|---|
大五碼 | D5F6 |
倉頡碼 | 水弓竹難 |
Matthews | 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656;(二版)1775 |
康熙字典 | 557 |
Unicode | U+6DCA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3717.7 | |
頻序 A/B | 0 | 5422 |
頻次 A/B | 0 | -- |
普通話 | hn hn yn yn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淊 | 泥水淊淊也。一曰:繅絲湯也。从水,臽聲。〔胡感切〕 (234 / 234) | 水 |
《廣韻》 | 頁碼 | 反切 | 註解 |
---|---|---|---|
淊 | 230 | 乙咸 | |
淊 | 331 | 胡感 | |
淊 | 333 | 以冉 | |
淊 | 445 | 於陷 |
中 古 音 |
聲母 | 清濁 | 部位 | 聲調 | 韻攝 | 韻目 | 開合 | 等第 |
---|---|---|---|---|---|---|---|---|
影 | 全清 | 喉 | 平 | 咸 | 咸/咸 | 開 | 二 | |
匣 | 全濁 | 喉 | 上 | 咸 | 覃/感 | 開 | 一 | |
以 | 次濁 | 喉 | 上 | 咸 | 鹽/琰 | 開 | 三 | |
影 | 全清 | 喉 | 去 | 咸 | 咸/陷 | 開 | 二 |
形義通解 |
---|
略說: 金文、小篆從「水」從「臽」,「臽」亦是聲符。「臽」象人掉落凹坑中,本義是泥水相和的樣子。 44 字 詳解: 金文、小篆從「水」,「臽」亦聲。「臽」象人掉進坑坎之中,「水」是意符,本義是坑窪之中泥水混雜之貌。《說文》:「淊,泥水淊淊也。一曰:繅絲湯也。从水,臽聲。」段玉裁注:「繅絲必用𩰾湯,名曰淊。」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泥水淊淊,謂其色之黃也。水黃謂之淊,猶面黃謂之頷耳。淊、頷雙聲義近。繅絲之湯,色亦渾濁,故同被斯名。」以上許慎引述「淊」又用來表示煮繭抽絲時用的開水,張舜徽指出因為煮繭的沸水,色澤混濁,而泥水相和,顏色黃濁,二者都有混濁之意,故得以引申。 「淊」後來又表示淹沒,《廣韻.陷韻》:「淊,水没。」《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淊,與淹同,沒也。」 金文用作姓氏,淊御事罍:「淊御事(史)乍(作)尊罍」,「御史」是官名,是掌管文書和檔案的官吏,「罍」是古代盛酒的容器,「尊」表示放置,「尊罍」指在行禮時放置在一定的位置的罍(參唐蘭);全句意謂姓淊的御史鑄造了這個供祭祀時放置用的罍。 399 字 相關漢字: 水,臽,罍,尊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泥水相和貌;繅絲所用沸水 | |
黃 | 周 | |||||
李p182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同「淹」字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淊」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to flood |
var. | variant of 淹 |
瀏覽次數: 1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