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9
(13)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6 A5 9A
大五碼 B7A1 
倉頡碼 木木弓卜人 
Matthews 1393 
漢語大字典 (一版)1244;(二版)1334  
康熙字典 467 
Unicode U+695A
GB2312 1994 
四角號碼 4480.1 
頻序 A/B 1137  900 
頻次 A/B 1497  915 
普通話 ch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23/123
(部件樹)
其他:
甲骨
字例: 1/1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27/27
其他
字例: 11/11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叢木。一名荆也。从林,疋聲。〔創舉切〕 (126 / 122)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258 創舉
363 瘡據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清 /
次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聲,本義為叢生的樹木 (許慎)。
27 字

 詳解: 甲金文從「」,「」聲,本義為叢生的樹木 (許慎)。楚文字或省「」為「」。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29984:「于楚」,一說甲骨文的「」即《左傳.隱公七年》的「楚丘」,在今河南滑縣東。

  金文通假為「」,表示輔助、輔弼,弭叔簋:「用楚(胥)弭白(伯)」,表示以輔助弭伯。又指楚國,𤞷馭簋:「伐楚刱(荊)」。「楚荊」是古人對楚國的稱呼,又稱為「」或「」,據說因為荊棘叢生而得名。又用作官名,毛公鼎:「埶(設)小大楚賦」,「楚賦」《尚書.多方》作「胥伯」,《尚書大傳》作「胥賦」,表示設立大小官員之意。

  漢帛書通假為「」,表示召請,《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襦(需)》上六:「有不楚(速)客三人來」,王弼本《周易》作「有不速之客三人來」,「不速客」即不請自來之客。

  《說文》:「楚,叢木。一名荆也。从林,疋聲。」
365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6 p78
楚河漢界,痛楚,衣冠楚楚,楚辭,清楚,楚楚可憐,楚楚動人,朝秦暮楚,楚館秦樓
p339 p25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門千戶所, 雄府, 雄縣, 雄衛 (4/4)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四面歌, 朝秦暮, 材晉用, 可憐, 衣冠 (5/115)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sharp; keen; clear distinct
n. bushes and shrubs (arch.); name of feudal state Chu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瀏覽次數: 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