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 |
|
UTF-8 | E6 9C 89 |
---|---|
大五碼 | A6B3 |
倉頡碼 | 大月 |
Matthews | 7533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041;(二版)2189 |
康熙字典 | 432 |
Unicode | U+6709 | |
---|---|---|
GB2312 | 5148 | |
四角號碼 | 4022.7 | |
頻序 A/B | 7 | 7 |
頻次 A/B | 99357 | 57404 |
普通話 | yu yu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有 | 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云九切〕 (141 / 138) | 有 |
形義通解 |
---|
略說: 金文從手持肉,表示持有、擁有。 15 字 詳解: 金文從「又」從「肉」,象手持肉之形,表示持有、擁有。古時物質缺乏,很多人沒有肉食,故以擁有肉為稀罕。《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朱熹注:「七十非肉不飽,未七十者不得食也。」朱熹的認為滿七十歲才淮許吃肉,很多人質疑此說,但是古時農業生產十分原始,能夠保持溫飽已不錯了,吃肉是很難的。據現在一些農村老人的回憶,他們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有肉吃,可以想像在落後社會中,能吃肉的應該都是高官貴族,平常百姓根本不能負擔,出於敬老的緣故,七十歲後才有權利吃肉,是合乎常理的。 《說文》及其他古籍說從「月」,應是誤解。此外,金文「又」(象右手形)、「㞢」多通讀為「有」,參見「又」、「㞢」。中山王方壺有無之「有」作從又從◎之形,是三晉文字的「有」。 金文表示擁有,叔尸鐘:「咸有九州」,又用作職官名,「有𤔲」即文獻的「有司」,是掌事人員的統稱。 《說文》:「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 412 字 相關漢字: 又,肉,月,㞢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12 | 周p73 | |||||
李p125 | 何p79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黃p12 | 周p73 | |||||
李p125 | 何p80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同「又」字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有」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一無所有, 三生有幸, 事出有因, 井井有條, 信而有徵… | (5/941)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彬, 不, 碑, 必, 榜, 報, 巢, 儩, 恃, 前, 情, 卓, 綽, 牆, 存, 逮, 啶, 菪, 睹, 洞, 化, 黼, 富, 賦, 附, 價, 介, 隔, 亙, 辜, 固, 悸, 炯, 橛, 限, 孝, 含, 稀, 豈, 享, 醢, 罕, 胸, 孔, 嶔, 刃, 游, 夜, 亦, 奄, 言, 應, 嬴, 若, 勇, 厹, 亢, 靈, 紊, 嘧, 忙, 無, 眼, 唸, 那, 匏, 伾, 心, 是, 鮮, 尟, 所, 尚, 屬, 娀, 蓪, 摶, 唯, 惟, 慍, 擲, 振, 罪, 津, 卒, 子, 只, 佔, 整, 井, 絕, 頒, 韞, 庳, 芠, 賱, 螖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have, possess; exist, be |
瀏覽次數: 14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