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 |
|
UTF-8 | E5 90 90 |
---|---|
大五碼 | A652 |
倉頡碼 | 口土 |
Matthews | 6533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576;(二版)623 |
康熙字典 | 104 |
Unicode | U+5410 | |
---|---|---|
GB2312 | 4534 | |
四角號碼 | 6401.0 | |
頻序 A/B | 1801 | 1586 |
頻次 A/B | 554 | 306 |
普通話 | t t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吐 | 寫也。从口,土聲。〔他魯切〕 (33 / 27) | 口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口」,「土」聲,本義為使物從口中出來。 21 字 詳解: 從「口」,「土」聲,本義為使物從口中出來。《說文》:「寫也。从口,土聲。」《玉篇‧口部》:「吐,口吐。」典籍用本義,如《荀子‧賦篇》:「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史記‧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宋代孔平仲詩〈觀瀑〉:「鯨噓鼇噫蛟吐涎,龍呼其儔相後先。」簡帛文字也用本義,如《馬王堆.十問》第50行:「必先吐陳,乃翕(吸)竣(朘)氣」。 「吐」可引申為發出(聲音)、散發(氣息)。如《漢書‧劉向傳》:「宜發明詔,吐德音,援近宗室,親而納信。」唐代孟郊詩〈老恨〉:「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又如唐李白〈明堂賦〉:「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嵂。」 宋劉光祖詞《江城子‧梅花》:「暮雲黃,月微茫,只有梅花,依舊吐幽芳。」 「吐」也引申為顯露、呈現,如宋代孫覿詩〈梅花〉:「夢斷酒醒山月吐,一枝疏影臥東窗。」 「吐」還引申為唾棄、拋棄,如《左傳·僖公五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吐」亦表示長出,如漢代王逸《九思‧守志》:「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華兮布條。」 438 字 相關漢字: 口,土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p124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黃p34 | 周p20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吐」的異讀字 | |
黃p34 | 周p20 | |||||
李p20 | 何p248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吐」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吐哺握髮, 吐故納新, 吞雲吐霧, 揚眉吐氣, 吞吞吐吐… | (5/146)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嘔, 咽, 谷, 茹, 露, 噴, 逤, 談, 痰, 吞, 螛, 舑, 蕃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spit, vomit, disclose |
瀏覽次數: 2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