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 |
|
UTF-8 | E9 99 8D |
---|---|
大五碼 | ADB0 |
倉頡碼 | 弓中竹水手 |
Matthews | 654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4126;(二版)4439 |
康熙字典 | 1277 |
Unicode | U+964D | |
---|---|---|
GB2312 | 2921 | |
四角號碼 | 7725.4 | |
頻序 A/B | 577 | 934 |
頻次 A/B | 4439 | 854 |
普通話 | jing xing xing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降 | 下也。从𨸏,夅聲。〔古巷切〕 (305 / 306) | 𨸏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骨文從「阜」從二「止」,「阜」象山丘、山陵之形,二「止」象兩隻腳趾向下的腳。全字表示二足從山上往下走。引申為下降、降落、降臨、降服之意。 69 字 詳解: 甲骨文從「阜」從二「止」,「阜」象山丘、山陵之形,二「止」隸定作「夅」,象兩隻腳趾向下的腳。「阜」與二「止」會二足從山陵自上往下走之意。「降」字又可引申為降落和降臨的意思,後又引申出降服之意。《說文》:「降,下也。从𨸏,夅聲。」《詩.大雅.公劉》:「陟則在巘,復降在原。」鄭玄箋:「陟,升;降,下也。」「陟」、「降」二字相對,二止登山為「陟」,下山為「降」。參見「陟」。 甲骨文中,「降」字可用作本義,表示下降,如《合集》15377:「降陟」,「降」與「陟」便分別表示了下降與上陞。另如《合集》14178:「茲云其㞢降其雨」,則有落下之意。甲骨文中常見「降永」一吉祥用語,就是降下祥瑞的意思。另外,甲文亦有作降服用的例子。如《屯南》2301:「方來降」,「方」指「方國」,意指「方國來投降」的意思。 金文也有用作本義,表示下降,如散氏盤:「陟剛(崗)三奉(封),降以南」,即是登上山崗,這是第三次的封地,從山崗南部下山。至於禹鼎:「用天降大喪于下或(國)」,指上天對國家降下大禍,「降」字有降落的意思。另外,金文除了有從阜、從二止的構形外,中山王鼎「降」字又增「止」以顯示其移動,不降矛則增「土」以標其為地名。 後人為降服之「降」另造晚出省文「夅」字。 529 字 相關漢字: 阜,止,夅,陟,方,土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38 | 周p189 | |||||
李p118 | 何p274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黃p38 | 周p189 | |||||
李p118 | 何p275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喜從天降, 從天而降, 招降納叛, 禍從天降, 降格以求… | (5/55)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旛, 乩, 空, 貳, 紆, 昴, 冪, 升, 霜, 投, 陟, 枃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to descend, to fall; to come down from heaven; to send down; to degrade, to demote; to drop, to lower; to submit to; to surrender; to capitulate; to subdue |
瀏覽次數: 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