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6
(9)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B7 B7
大五碼 ABD1 
倉頡碼 廿金口山 
Matthews 2553 
漢語大字典 (一版)0986;(二版)1075  
康熙字典 255 
Unicode U+5DF7
GB2312 4779 
四角號碼 4471.7 
頻序 A/B 1832  2305 
頻次 A/B 528  113 
普通話 hng  xing    
小篆
字例: 2/2
金文
字例: 1/1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8/8
其他
字例: 15/15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𨞠 里中道。从𨛜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胡絳切〕巷,篆文从𨛜省。 (137 / 133) 𨛜 𨜕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345 胡絳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戰國文字有兩種寫法,第一種從「」(或「」),「[廿巾]」聲。第二種從「」,「」聲。「」形後來訛為「」形,為隸楷字形所本。本義是里中小路。
74 字

 詳解: 戰國文字有兩種寫法,第一種從「」(或「」),「[廿巾]」聲。(何琳儀、徐在國認為「[廿巾]」從「」,「」省聲,是「𢂔」的省文。)秦系文字又增「𠬞」形。白於藍認為是在原有字形上累加了「𠬞」聲。季旭昇則以為是把「𢂔」的「」形的離析,在「廿」和「𠬞」之間插入「」形。魯峻碑作「」是省去「」後的寫法。

  第二種從「」,「」聲。戰國晚期八年相邦鈹和《說文》的篆文字形相同。「」形後來訛為「」形,為隸楷字形所本。《說文》小篆作「𨞠」,此字形目前未見於古文字材料中。

  「」的本義是里中小路。《說文》:「𨞠,里中道。从𨛜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巷,篆文从𨛜省。」《廣韻.絳韻》:「巷,街巷。」如《詩.鄭風.叔于田》:「叔于田,巷無居人。」毛傳:「巷,里塗也。」《史記.周本紀》:「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

  「」也表示隘狹的居所。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家大人曰:『古謂里中道為巷,亦謂所居之宅為巷。』……《論語.雍也》篇『在陋巷』,陋巷謂隘狹之居,即〈儒行〉所云『一畝之宮,環堵之室」』也,故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孟子.離婁》亦言顏子居于陋巷也。」又如《淮南子.脩務》:「段干木不趨勢利,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施千里,寡人敢勿軾乎。」
545 字


相關漢字: ,,,,,,𢂔,𠬞,廿,,𨞠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8 p47
巷子,巷陌,巷議,里巷,巷戰
p25 p275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萬人空, 街談議, 街頭尾, 大街小, 柳花街… (5/101)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n. alley, lane
瀏覽次數: 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