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冽 |
|
UTF-8 | E5 86 BD |
---|---|
大五碼 | A8E6 |
倉頡碼 | 戈一一弓弓 |
Matthews | 3985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297;(二版)326 |
康熙字典 | 60 |
Unicode | U+51BD | |
---|---|---|
GB2312 | 5793 | |
四角號碼 | 3210.0 | |
頻序 A/B | 4392 | 3742 |
頻次 A/B | 23 | 15 |
普通話 |
li![]()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冽」從「仌」(古「冰」字),「列」聲,本義是冰水寒冷。 28 字 詳解: 「冽」從「仌」,「仌」是「冰」的初文,象冰塊之形,「列」是聲符,「冽」的本義是寒冷。「冽」字《說文》無,《說文解字注》補收「冽」字:「冽,凓冽也,从仌,列聲。」段玉裁注云:「《素問》曰:『風寒冰洌。』」 「冽」多指泉水、冰河寒冷,《詩.曹風.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毛亨傳:「冽,寒也。」宋王安石〈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泉〉:「山前灌輸各自足,轆轤罷轉井口閑。取遙比甘覺近美,與舊爭冽知新寒。」 引申又指山風的寒冷,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故世必有聖智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虎嘯而谷風冽,龍興而致雲氣。」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游天台山日記》:「復上至太白,循路登絕頂,荒草靡靡,山高風冽,草上結霜高寸許,而四山迴映,琪花玉樹,玲瓏彌望。」 注意「冽」、「洌」的本義有別,「冽」的本義是冰雪、水流寒冷,而「洌」的本義是水流清澈。在古書中,表示寒冷的「冽」又寫作「洌」,如上引《詩.下泉》「冽彼下泉」的「冽」有的版本寫作「洌」,因為「冽」多用來形容泉水寒冷,所以古人又用從「水」的「洌」來表示寒冷。由於二字形音皆近,後世多有混用。 467 字 相關漢字: 仌,冰,列,洌,水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31 | 周p12 | ||||
李p125 | 何p222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冽」字下錄有7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不寒而冽, 冽冰勝藍, 清冽可鑒 | (3/3)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凜, 飂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cold; clear; pure |
瀏覽次數: 4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