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5
(11)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8 88 82
大五碼 B2EA 
倉頡碼 手大竹難 
Matthews 1525 
漢語大字典 (一版)3039;(二版)3241  
康熙字典 931 
Unicode U+8202
GB2312 8409 
四角號碼 5077.7 
頻序 A/B 5006  5422 
頻次 A/B 12  -- 
普通話 chng  chung  zhng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1
(部件樹)
甲骨
字例: 5/5
(部件樹)
其他:
簡帛文字
字例: 9/9
其他
字例: 2/2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擣粟也。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書容切〕 (148 / 145) 𦥽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34 書容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是「」的象形)從「」(金文改「」為「」,其實「」是「」的初形,古人掘地為「」,參見「」),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99 字

 詳解: 甲骨文從「」(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是「」的象形)從「」(金文改「」為「」,其實「」是「」的初形,古人掘地為「」,參見「」),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象舂搗穀物用的器皿,用石或木製成,中間凹下。古人把穀物置於臼中,兩手(廾)持棍棒或杵自上而下擊打,以去皮殼,或把穀米碎成粉末。《說文》:「舂,擣粟也。從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徐鍇《說文解字繫傳》作「舂,擣米也。」

  甲骨文「」形或以「」形代替,表示中間凹的器皿之意同。戰國文字或省去象雙手形的「」,參見《古陶文匯編》5.205。

  甲骨文用為地名。金文用為人名。

  簡帛文字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45背1:「舂臼」,指舂米用的臼。《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73行:「取杞本長尺,大如指,削,舂木臼中,煮以酒」,指拿一尺長的杞本,如手指般大,切開,在木臼裏舂搗,然後用酒煮。

  又用作刑罰、刑徒名,《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32:「隸臣妾繫城旦舂,去亡,已奔,未論而自出,當治(笞)五十,備繫日。」意謂隸臣妾在服城旦、舂這兩種勞役時逃亡,或已經出走,尚未論處而自首,應笞打五十,仍拘繫直至滿期。《漢書.惠帝本紀》:「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應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是施於婦人的刑罰,古時對婦人不設在外的徭役,改罰以舂搗穀米之刑。
612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47 p141
舂米
p110 p342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容大雅, 以戈黍, 容典雅, 塗歌巷, 容雅度… (5/8) 詳細資料
配搭點:
詞類 英文意義
n. mortar; pounding slave
v. pound; rush
瀏覽次數: 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