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目 (主部件) 共 25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目 | 甲骨文「目」可用作本義,指眼睛,如《合集》165正:「王其疒目」,指王眼睛有疾。另「目」又可作動詞用,即用眼睛觀看、窺伺。《合集》6195:「乎(呼)目𢀛方」,即命令偵伺𢀛國。甲骨文「目」字還可用作人名或方國名。 金文「目」為族氏名用字,如目爵、屰目父癸爵皆作此用。 「目」在傳世古籍中除可解作眼目、觀看外,還可以用來指魚網的網孔,《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目」由此引申出細目、要目等意思。《小爾雅.廣詁》:「目,要也。」《論語.顏淵》:「顏淵曰:『請問其目。』」 | ||||||||||||||||||
民 |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奴隸。如《合集》20231「卯民」,讀為「劉民」,意謂殺死奴隸以為祭品。(陳秉新) 金文已泛指一般的百姓、庶民。如豳公盨:「民好明德。」又如大盂鼎:「㽙(畯)正氒(厥)民。」 戰國竹簡「民」也表示百姓、人民,如《上博竹書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第6簡:「先王為此,人胃(謂)之安邦,胃(謂)之利民。」又如《清華貳.繫年》簡132:「楚人[𠂤帚](歸)奠(鄭)之四𨟻(將)軍與亓(其)萬民於奠(鄭)。」 傳世文獻用為百姓義的例子如《論語.子路》:「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又如《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民」也表示人、人類。如《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朱熹集傳:「民,人也。」《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又指其他人、別人。如《詩.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民」可表示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如《春秋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漢書.食貨志》:「又曰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顏師古注引韋昭曰:「民,謂士工商也。」 魏晉六朝時,「民」還曾經用作自身的謙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崔正熊詣都郡。都郡將姓陳,問正熊:『君去崔杼幾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陳恒。』」崔杼和陳恒都是古代弒君之人,陳都郡戲稱崔正熊是崔杼之後,崔正熊於是以陳恒回應。文中的「民」是崔正熊自己的謙稱。王鳳陽認為這種謙稱衰於唐代,可能是因為與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相同。 | ||||||||||||||||||
臣 | 甲骨文、金文或於「臣」瞳孔中加點作飾筆。戰國文字或有以中間豎筆貫穿瞳孔,或有於瞳孔上下疊加豎筆,小篆並沒有繼承此形。 甲金文「臣」字指奴隸。如《合集》849正:「州臣㞢(有)逃」,指州地的奴隸逃亡。《書.費誓》:「臣妾逋逃。」孔安國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令簋:「姜商(賞)令貝十朋,臣十家」,「朋」是貝的單位,全句指姜賞賜了令十朋貝幣、十家奴僕。 又「臣」的詞義從奴隸引申為屈服者,繼而引申為事君的臣僚。因此,「臣」字甲金文亦可指臣僚,如《合集》12:「小臣令眾黍」,指小臣命令群眾耕作。中山王方壺:「述(遂)定君臣之位。」又金文「臣」字可作氏族名或人名。 《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从臣。」按以「牽」訓「臣」屬聲訓。 | ||||||||||||||||||
見 | 甲金文「見」、「視」有別,除了中山王方壺一字形為例外,分別在於「見」字從「目」從「卩」,人形作跪坐之勢;「視」字從「目」從「人」,人形作站立之勢。郭店楚簡《老子丙》「視之不足見」的視、見正作此二形。參見「視」。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看見、覲見,又讀為「獻」,表示奉獻祭品。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看見、目睹,中山王壺:「則臣不忍見施(也)」,噩君啟車節:「不見其金節則政(征)。」表示朝見,麥方尊:「侯見于宗周」。用作助動詞,表示被動,沈子它簋:「見猒(厭)于公」,即沈子被公所厭足之意。 《說文》:「見,視也。从儿从目。凡見之屬皆从見。」段玉裁注:「析言之有視而不見者,聽而不聞者。渾言之則視與見,聞與聽一也。」 | ||||||||||||||||||
盱 | 金文從「目」,「于」聲,通讀為「于」,表示處所,杕氏壺:「(吾)台(以)匽(宴)飲,盱(于)我室家。」 《說文》:「盱,張目也。从目于聲。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 | ||||||||||||||||||
直 | 甲骨文疑用作祭名,《合集》22048:「直于父辛」,疑表示對父辛進行直祭。金文疑用作地名,恒簋蓋:「王曰:『恒,令女(汝)更(賡)喬克𤔲直啚(鄙)』」,指周王命令恒繼承喬克的職務,管理直地的邊郊地區。 戰國竹簡通假為「犆」、「特」,《包山楚簡》簡222:「直(犆)牛」,《玉篇》:「特,牡牛也。又獨也。犆,同特。」「特牛」、「犆牛」即公牛。又通假為「得」,《上博竹書六.天子建州乙本》簡5:「日月直(得)亓(其)甫(輔)」,意謂日、月得到它的輔助。 「直」字的聲母古讀舌頭音(d-),「德」從「直」聲,故二字的古音相近,可能是同源詞。此外,「直」字可能帶有某一程度的道德意涵,這一點從「德」字的構形中被一步反映出來。參見「德」。 | ||||||||||||||||||
冒 | 戰國竹簡用作動詞,表示戴帽子,《郭店簡.唐虞之道》簡25-26:「古者聖人廿(二十)而冒(帽),卅(三十)而又(有)家」,「冒(帽)」有加冠之意,意謂古時聖人二十歲加冠為成人,三十歲成家立室。《禮記.曲禮》:「二十曰弱,冠。」又用作人名,《清華簡一.楚居》簡7:「至焚(蚡)冒酓(熊)帥(率)自箬(鄀)徙居焚。」「蚡冒」是楚國君主,即楚厲王,原名「熊率」,「鄀」、「焚」都是地名,意謂焚冒熊率從鄀遷居於焚。《國語.鄭語.平王之末秦晉齊楚代興》:「楚蚠冒於是乎始啟濮」,韋昭注:「冒,楚季紃之孫,若敖之子熊率。」 傳世文獻中「冒」用本義的例子如《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旐,衣黃襜褕,著黃冒,詣北闕,自謂衛太子。」顏師古注:「冒,所以覆冒其首。」「旐」是旗子,「襜褕」是古代一種單衣。這個自稱衛太子之人頭上所戴、身上所穿以及所用之物都是明黃色。又如《新唐書.輿服志》:「白紗冒者,視朝、聽訟、宴見賓客之服也。」「冒」後來又加上意符「巾」作「帽」以表示此義項,而「冒」則用於其引申義。參見「帽」。 古書中亦有「冒」作動詞表示戴帽子的例子,如《戰國策.韓策一》:「山東之卒被甲冒冑以會戰。」「冑」是頭盔,「冒冑」就是戴頭盔。《後漢書.輿服志下》:「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 「冒」戴於頭上,引申出覆蓋、籠罩的意思。《玉篇.冃部》:「冒,覆也。」如《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下土是冒。」《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居」和「諸」是語氣助詞。《文選.曹子建〈公讌詩〉》:「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 頭戴帽子既是帽子覆蓋頭頂,也是頭上頂著帽子,故「冒」亦引申為頂著、冒著的意思,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解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進一步表示不顧、冒著(危險),如《後漢書.鄧張徐張胡列傳》:「聞車駕當進幸江陵,以為不宜冒險遠,驛馬上諫。」《文選.曹子建〈求自試表〉》:「是以敢冒其醜而獻其忠,必知為朝士所笑。」 「冒」表示觸犯、冒犯。如《戰國策.楚策一》:「(蒙穀)遂自棄於磨山之中,至今無冒。」鮑彪注:「冒,謂犯法。」《史記.吳太伯世家》:「遂以其部五千人襲冒楚,楚兵大敗,走。」 「冒」表示假冒、冒充。如《史記.游俠列傳》:「臨晉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關。」《漢書.衛青霍去病傳》:「青有同母兄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氏。」 「冒」亦表示貪婪。如《尚書.泰誓》:「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孔傳》:「沈湎嗜酒,冒亂女色。」孔穎達疏:「冒訓貪也。」《左傳.文公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 「冒」還表示向外透、往上升,如冒煙、冒汗等,乃後起義。例子如北宋蘇軾〈雨後行菜圃〉:「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紅樓夢》第86回:「大爺拿碗就砸他的腦袋,一下子就冒了血了,躺在地下。」 | ||||||||||||||||||
相 | 戰國文字「相」字「目」下或加一橫或兩橫為飾,見七年相邦鈹。古璽另有省去「木」旁之形,僅保留「目」及其下飾筆,見《古璽彙編》0565。戰國竹簡另有從「木」從「目」,「目」下加「又」形為飾的寫法,見《上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簡10。 甲骨文「相」用作地名,地在今河南安陽西。《合集》36901:「王步[于]相。」 金文用其本義,指觀察。庚壺:「縢相乘𩡶(牡)」,疑指縢觀察所乘的牡馬。又指輔佐,中山王方壺:「使得賢在(才)良佐賈,以輔相氒(厥)身。」又用作職官名,金文常見「相邦」一詞,即漢代的相國,四年呂不韋矛:「四年相邦呂不韋造。」金文「相」又可讀作「喪」,指喪亡,越王者旨於賜鐘:「順(訓)余子孫,萬枼(世)亡(無)疆,用之勿相(喪)。」 戰國竹簡「相」表示互相,《上博竹書二.子羔》簡1:「善與善相受。」又指輔助、佑導,《上博竹書二.昔者君老》簡1:「君之母俤(弟)是相。」又讀為「將」,指奉行,《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1:「亡(無)體之豊(禮),日逑(就)月相(將)。」《禮記.孔子閒居》作「日就月將」,全句指沒有體制的禮儀,每天都有進步,每月都有所奉行。 | ||||||||||||||||||
省 | 一說「省」象視察草木之形,本義是視察(季旭昇)。《說文》:「省,視也。从眉省,从屮。𡮀,古文从少从囧。」段玉裁注:「省者,察也。」一說「省」象眼睛省察時目光四射之形(商承祚),但所謂的目光只作向上射之形,此二說皆無實據。學者或認為甲骨文及早期金文所從之「屮」乃「生」字,只是下橫畫與「目」共用筆畫。 甲金文表示巡視、視察,宗周鐘:「王肈遹省文武」。又通假為「生」,揚簋:「隹九月既省(生)霸庚寅」。又用作人名。 | ||||||||||||||||||
眉 | 甲金文假借為「彌」,表示終。《合集》27931:「𢆶(茲)雨眉(彌)日」,「彌日」即終日,表示整天下雨。國書鼎:「用妥(綏)眉(彌)彔(祿)」,「眉彔」讀作「彌祿」,意即滿祿、全祿。金文「彔」是「祿」的初文,表示福。「妥(綏)」是安的意思,表示安於完滿的福。甲金文又用作國名。 金文又假借為「湄」,表示水邊,小臣[言逨]簋:「伐海眉(湄)」,「海眉」讀作「海湄」,意指海邊(唐蘭)。《詩.秦風.蒹葭》:「在水之湄」。 戰國竹簡借「麋」來表示「眉」,參見「麋」。 《說文》:「睂(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頟理也。凡睂之屬皆从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