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涷 |
|
UTF-8 | E6 B6 B7 |
---|---|
大五碼 | D5E8 |
倉頡碼 | 水木田 |
Matthews | 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643;(二版)1761 |
康熙字典 | 556 |
Unicode | U+6DB7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3519.6 | |
頻序 A/B | 0 | 5422 |
頻次 A/B | 0 | -- |
普通話 | dng dng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涷 | 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德紅切〕 (224 / 224) | 水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水」,「東」聲,本義為水名,指發源於山西省發鳩山的「濁漳水」。 33 字 詳解: 「涷」之本義為水名,《說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同時也有「暴雨」義。《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楚辭.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意謂命令旋風開路,指使暴雨洗塵。 甲骨文「涷」字只見於《合集》11156,意義不明。 「涷」又通假為「凍」,《說文通訓定聲.豐部》:「涷,叚借為凍。」銀雀山竹簡《晏子.八》:「毋(無)涷餒之民」,「涷餒」之「涷」字為寒冷義,通「凍」。 「涷」與「凍」音同而義不同,前者指「水名」或「暴雨」,後者由本義「冰」引申為「寒冷」,應注意兩字之區別。 261 字 相關漢字: 水,東,凍,冰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p89 | |||||
李p202 | 何p34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黃 | 周p89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涷」的異讀字 |
成語彙輯 | ||
---|---|---|
火上弄涷涷 | (1/1) | 詳細資料 |
瀏覽次數: 5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