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 |
|
UTF-8 | E6 AE B7 |
---|---|
大五碼 | AEEF |
倉頡碼 | 竹尸竹弓水 |
Matthews | 7423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156;(二版)2311 |
康熙字典 | 513 |
Unicode | U+6BB7 | |
---|---|---|
GB2312 | 5083 | |
四角號碼 | 2724.7 | |
頻序 A/B | 2301 | 2293 |
頻次 A/B | 280 | 115 |
普通話 | yn yn yn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殷 | 作樂之盛稱殷。从㐆从殳。《易》曰:殷薦之上帝。〔於身切〕 (170 / 167) | 㐆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骨文表示手持針對脹大的腹部進行針灸,以治療腹疾。本義是病痛之盛,引申為繁盛、深切、痛。 44 字 詳解: 甲骨文從「身」從針形從「又」。「身」象腹部隆起的人形,表示人肚腹有疾病;「又」象手形,表示手持針對脹大的腹部進行針灸,以治療腹疾(胡厚宣)。本義是病痛之盛(于省吾),引申為繁盛、深切、痛、憂傷。古代刺病之針,最早以石為之,《戰國策.秦策》:「扁鵲怒而投其石」,高誘注:「石,砭石,所以砭彈人臃肿也」,因石可以治病,所以古籍中又稱為「藥石」(胡厚宣)。 金文把針形和手形改為「殳」,為小篆所本。金文或加「宀」,表示在室內。戰國文字或加「邑」,表示國名、地名、人名的古文字往往加「邑」旁,《清華二.繫年》「殷」表示商朝。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病重,《合集》13673:「貞:疾殷」。金文用為朝代名,指商朝。商朝稱為「殷」,是由於商王盤庚遷都於殷(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而得名。大盂鼎:「我聞殷述(墜)命」,表示我聽聞殷代失去天命。宋公䜌簠:「有殷天乙唐孫宋公䜌」,表示宋公䜌是商王成湯的子孫。又表示朝見,士上卣:「王令士上眔史黃殷于成周」,表示王命令士上和史黃到成周來朝覲。《周禮.春官.大宗伯》:「殷見曰同。」 戰國竹簡表示殷代,《清華二.繫年》簡13:「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于殷。」漢帛書也表示殷代,《馬王堆.春秋事語》第8行:「武王勝殷」。 《說文》:「殷,作樂之盛稱殷。从㐆从殳。《易》曰:『殷薦之上帝』。」于省吾改為病痛之盛。 參見「身」。 573 字 相關漢字: 身,又,殳,宀,邑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p108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殷」的異讀字 | |
黃p15 | 周p84 | |||||
李p108 | 何p104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朝代名(即商代);富足;深情 | |
黃p15 | 周p84 | |||||
李p108 | 何p105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象聲詞 | |
黃p26 | 周p84 | |||||
李p108 | 何p192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紅黑色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殷」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殷鑒不遠, 殷浩書空, 民殷財阜, 民殷國富, 殷天動地… | (5/31)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亳, 柴, 砏, 冔, 獻, 賑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blackish red, crimson; abundant; grand; flourishing; deep; earnest; hospitable |
n. | Yin (=Shang) Dynasty |
瀏覽次數: 11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