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 |
|
UTF-8 | E5 BE 8B |
---|---|
大五碼 | ABDF |
倉頡碼 | 竹人中手 |
Matthews | 4297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821;(二版)882 |
康熙字典 | 294 |
Unicode | U+5F8B | |
---|---|---|
GB2312 | 3441 | |
四角號碼 | 2520.7 | |
頻序 A/B | 374 | 696 |
頻次 A/B | 7466 | 1413 |
普通話 | l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律 | 均布也。从彳,聿聲。〔呂戌切〕 (43 / 37) | 彳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律」字從「彳」,「聿」亦聲,「聿」象手持筆,表示制定法律,「彳」象道路,表示頒行天下。本義是法紀、法令、法律。 56 字 詳解: 「律」字的甲金篆文皆從「彳」從「聿」,「聿」亦標聲。「彳」象道路,「聿象」手持筆。許慎《說文》對「律」的解釋是:「律,均布也,從彳,聿聲。」其中所謂「均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曰:「律者,所以範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曰均布。」換言之,「均布」就是頒布於天下的意思。由於「律」當「行」於天下,故從「彳」,而律令頒布前,首先必須予以制定,所以要從「聿」(手持筆)。故全字表示制衣法律,頒行天下。《爾雅.釋詁》:「律,法也。」《屯南》119:「𠂤(師)叀律用」,「𠂤(師)」表示軍隊、師旅,「叀」是助詞,意謂軍隊當嚴守紀律。《易.師.初六》:「師出以律」,意同。而「法律」一詞,見於戰國竹簡,《睡虎地秦簡.語書》簡2:「法律未足,民多詐巧。」 由此觀之,古人雖然常常「法」、「律」並稱,但如就古文字的構形而言,「法」(古寫作「灋」)傾向於「自然法」(natural law),而「律」則偏向於「制定法」(positive law),其理清晰可見。參見「法」。 429 字 相關漢字: 彳,聿,行,叀,法,灋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44 | 周p53 | |||||
李p134 | 何p320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律」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千篇一律, 清規戒律, 金科玉律, 方頭不律, 嚴於律己… | (5/40)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七, 千, 定, 法, 戒, 誡, 紀, 蕤, 射, 呂, 爻, 熵, 旋, 韻, 諏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uniform |
n. |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 rule |
v. | follow, copy |
瀏覽次數: 5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