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 E8 99 AB |
---|---|
大五碼 | A6E4 |
倉頡碼 | 中一戈 |
Matthews | 1518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833;(二版)3025 |
康熙字典 | 1004 |
Unicode | U+866B | |
---|---|---|
GB2312 | 1970 | |
四角號碼 | 5013.6 | |
頻序 A/B | 3005 | 2425 |
頻次 A/B | 108 | 96 |
普通話 | chng hu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虫 | 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虫爲象。凡虫之屬皆从虫。〔許偉切〕 (278 / 279) | 虫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金文象蛇形,本義是毒蛇。「虫」作偏旁時往往泛指昆蟲。 27 字 詳解: 甲金文象蛇形,本義是毒蛇。《說文》:「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甲金文「虫」和「它」皆象一條蛇,其分別是「它」的字形象身體的部分比較粗。甲骨文的「它」身上有花紋,金文或簡化為一豎。而「虫」的蛇身比較小,二字毫不相混。(裘錫圭) 甲骨文或以「虫」為「[止虫]」(害)。如《屯南》644:「弗虫雨。」《天理》657:「鼎(貞):其㞢(有)虫(害)。」「有害」、「亡害」是古代成語。(參裘錫圭)金文亦用本義,如魚顛匕「出斿(游)水虫」,王國維曰:「約以匕形似虫,故以虫為喻。」 簡帛文字亦用本義。如《上博竹書八.蘭賦》簡3:「螻蛾虫蛇。」又如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16-17行:「𧒒(蜂)𤻹(蠆)虫蛇弗赫(螫)。」後來孳乳了「虺」表示蝮蛇之義,傳世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五章》作「蜂蠆虺蛇不螫」。 「虫」作偏旁時往往泛指昆蟲,參見「蚘」、「蜀」、「蜂」等。 384 字 相關漢字: 它,虺,蚘,蜀,蜂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48 | 周 | |||||
李p121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同「蟲」字 | |
黃p10 | 周p152 | |||||
李p121 | 何p70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虺」的本字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insect, worm |
rad. | KangXi radical 142 |
參見「蟲」
瀏覽次數: 11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