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7
(12)
破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7 96 8F
大五碼 B2A8 
倉頡碼 弓一卜戈山 
Matthews 5861 
漢語大字典 (一版)2750;(二版)2941  
康熙字典 695 
Unicode U+758F
GB2312 4272 
四角號碼 1011.3 
頻序 A/B 1713  1717 
頻次 A/B 623  244 
普通話 sh  sh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10/12
其他
字例: 9/9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所葅切〕 (310 / 312) 𠫓
形義通解
 略說: 從「」,從「」,「」亦聲。本義是疏通、開通。
25 字

 詳解: 從「」,從「」,「」亦聲。本義是疏通、開通。《說文》:「疏,通也。从㐬从疋,疋亦聲。」如《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漢書.溝洫志》:「四海之眾不可誣,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引申表示分散、分開。如《淮南子.道應》:「智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智伯。」高誘注:「疏,分也。」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官一》簡414:「疏削明旗,所以疑適(敵)也。」

  「」表示疏遠、不親近。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夫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戰國策.秦策三》:「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

  「」表示稀疏、疏落。如《老子.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高亨注:「疏,稀疏,不密。」《漢書.賈誼傳》:「天下初定,制度疏闊。」

  「」表示疏忽、鬆懈。如《墨子.雜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為疑人,令往來行夜者射之,謀其疏者。」《韓非子.五蠹》:「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則為強國制矣。」

  「」表示粗疏、疏陋。《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云肅年少麤疏,未可用。」

  「」表示生疏、不擅長。如東晉陶潛〈詠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後漢書.儒林列傳》:「然章句漸疏,而多以浮華相尚,儒者之風蓋衰矣。」

  「」亦表示可食用的蔬菜,後作「」。如《周禮.天官.太宰》:「八曰臣妾聚斂疏材。」鄭玄注:「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淮南子.主術》「丘陵阪險不生五穀者,以樹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為民資。」高誘注:「菜蔬曰疏。」

  「」表示分條陳述、分條記錄。如《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91-92:「即疏書甲等名事關諜(牒)北(背)。」整理者注:「疏書,分條記錄。」全句意謂當即將甲等的姓名、身份、籍貫分條記錄在文書背面。又如《漢書.李廣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顏師古注:「疏,謂條錄之。」

  「」表示奏章。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文心雕龍.奏啟》:「自漢以來,奏事或稱上疏。」又指上呈奏章,如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鄉貢》:「大曆中,楊綰疏請復舊章,貴全乎實。」

  「」還特指闡釋經書和注文的文字,如《十三經注疏》。唐玄宗《孝經.序》:「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北宋曾鞏〈陳書目錄序〉:「其疑者亦不敢損益,特各疏於篇末。」
1125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6 p108
疏忽,疏通,粗疏,疏密,疏散,疏狂,疏放,疏闊,疏導
p97 p256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p36 p108
疏記,疏證,注疏
p97 p257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仗義財, 志大才, 才學淺, 不間親, 學才淺… (5/120)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thin, sparse, scattered, unfamiliar, negligent
v. dredge
瀏覽次數: 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