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
鯽」是一種淡水魚,骨多,味美。
16 字
詳解: 「
鯽」字從「
魚」,「
即」聲,是一種鯉科的淡水魚。頭小身扁,腹大而白,脊部隆起,骨多,味美,是常見的食用魚。
「
鯽」與「
鰂」二字常被混淆,《說文》便曾指「
鰂」可寫作「
鯽」,這是因為二字的聲符「
則」和「
即」的聲音十分接近之故。但其實二者指兩種不同的魚類。
大致而言,「
鰂」古時指的是「烏鰂」,即「烏賊」,《正字通》乾脆把「
鰂」解作「墨魚」。至於「
鯽」,實指一種河道中常見的淡水魚,腹部大而白,背部青褐色或黑色,脊部隆起。骨多,味美,較鯉魚耐寒。如《本草綱目》即解作「形似鯉,色黑體促,腹大脊隆」,「鯽魚」是十分常見的食用魚,成語「過江之鯽」表示來往的人或時興的事物非常多,好比鯽魚成群結隊地游過江面。相傳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有人稱為「過江名士多於鯽」。清代金武祥《粟香隨筆.采石酹詩圖卷題詩》:「采石磯邊浪千尺,過江名士多於鯽。」而「游人如鯽」形容游客眾多,猶如河中密集的鯽魚。「鯽魚」西方亦很普遍,稱為Crucian carp,學名carassius auratus。德文中的 Karpfen,其實指國人眼中的鯉魚,印證了《本草》鯽「形似鯉」的說法。
由於「鯽魚」的特點是背脊隆起,故又被稱為「𩺀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
鯽」云:「此乃俗鰂字。……今人用為𩺀魚字。」
又由於「鯽魚」的體積小,故又稱「鮒魚」,從「
付」聲的字往往有小的意思。
此外,因為「
即」、「
則」、「
責」音近,鯽魚又用「
鰂」、「
鰿」來表示。故「鯽魚」又稱「鰿魚」,《玉篇.魚部》:「鰿,同鯽。」《南史.卷五十一.梁宗室傳上.臨川靖惠王宏傳》:「好食鰿魚頭,常日進三百。」
在香港粵語中,「
鯽」常稱作「
鰂」,由於香港有「鰂魚涌」此一地名(甚至有地鐵站以此命名),表示有許多鰂魚(鯽魚)出沒的河涌(分支的小河)。所以「
鯽」、「
鰂」二字意義之混淆,在香港特別顯著。
諺語「鯉魚找鯉魚,鯽魚找鯽魚」比喻甚麼樣的人就會與甚麼樣的人結交。此語又作「魚找魚,蝦找蝦,王八結了個鱉親家。」相當於粵語的「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即是「門當戶對」,指事物之間(尤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相稱相當。
892 字
相關漢字: 魚,
即,
鰂,
則,
付,
責,
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