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 |
|
UTF-8 | E7 A7 89 |
---|---|
大五碼 | AAC3 |
倉頡碼 | 竹木中 |
Matthews | 5291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592;(二版)2775 |
康熙字典 | 777 |
Unicode | U+79C9 | |
---|---|---|
GB2312 | 1792 | |
四角號碼 | 2090.7 | |
頻序 A/B | 2592 | 3742 |
頻次 A/B | 190 | 15 |
普通話 | bng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秉 | 禾束也。从又持禾。〔兵永切〕 (64 / 59) | 又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秉字的甲金篆文的構形元素同,皆從又從禾,表執持之意。 26 字 詳解: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字形象以手(「又」形)持禾之狀,較後的金文及至小篆「又」形皆與禾莖相交。其字初義當表示執持。《說文》:「秉,禾束也。從又持禾。」許說不盡準確。 秉字金文用作動字,表示執持之意,如虢弔鐘︰「不(丕)顯皇考叀弔(叔)穆穆秉元明德」。弔向父簋︰「共明德,秉威義(儀)。」 古書提及手執兵器一類器物時,常用「秉」字(參李學勤)。至於將秉字訓為執持之意則可見於《爾雅.釋詁》與《廣雅.釋詁》三,前者釋曰︰「執也。」後者釋曰︰「持也。」 由執持之意引申用作主持、管轄之意,見班簋「秉緐蜀巢」一語。另外,秉字亦有用為族氏名,見秉觚。 270 字 相關漢字: 又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28 | 周p120 | |||||
李p180 | 何p20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秉」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 ||
---|---|---|
施秉縣 | (1/1)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秉燭夜遊, 秉公無私, 秉筆直書, 秉要執本, 秉鈞持軸… | (5/69)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筆, 持, 彝, 臬, 鉞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power and authority |
v. | hold, grasp; preside over |
瀏覽次數: 8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