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2
(5)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BC 97
大五碼 A5B1 
倉頡碼 中中弓 
Matthews 1981 
漢語大字典 (一版)0990;(二版)1057  
康熙字典 284 
Unicode U+5F17
GB2312 2405 
四角號碼 5502.7 
頻序 A/B 2650  3630 
頻次 A/B 175  18 
普通話 f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3/91
(部件樹)
其他: ,
甲骨
字例: 2/3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21/21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撟也。从丿从乀从韋省。〔分勿切〕【臣鉉等曰:韋,所以束枉戾也。】 (265 / 266) 丿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475 分勿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二「」從綁有絲線的箭頭(◎),而綁着箭頭的絲線的另一端作綁着兩棵樹或木樁之形,本義是指弋射時所用的箭矢(郭沫若)。後借用為否定詞。
70 字

 詳解: 甲骨文從二「」從綁有絲線的箭頭(◎),而綁着箭頭的絲線的另一端作綁着兩棵樹或木樁之形,本義是指弋射時所用的箭矢(郭沫若)。弋射時在箭矢上綁繫絲線是為了方便透過絲線收回獵物,而絲線的另一端綁在樹木上是為了防止獵物背負箭矢和絲線逃脫。《周禮.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甲骨文的「」即指《周禮》的「茀矢」。

  甲骨文「」字還有一字形的「」旁省去下部的樹枝,頂端增兩圓圈,疑圓圈象樹上的果實之形。「」字字形逐漸簡省,省去箭頭、樹枝之形,變為從兩豎(「」)從絲線之形,後來又在豎筆上加上一小斜畫,與「」字的字形相近,「」象木橛之形,「」字從「」表意,因為綁在木上和木橛上的作用相同,參見「」。

  甲骨文用作貞人名。甲金文多表示不,否定副詞,中山王圓壺:「於(嗚)虖(呼)﹗先王之德,弗可復得。」

  《說文》:「弗,撟也。从丿从乀,从韋省。」段玉段改「」為「」,注云:「矯者,揉箭箝也。引申爲矯拂之用。」
414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17 p51
自愧弗如,無遠弗屆
p98 p125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自愧如, 格殺論, 無遠屆, 為虺摧, 功成居… (5/50)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詞類 英文意義
adv. not
v. correct; disobey
瀏覽次數: 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