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5
(7)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4 BD 86
大五碼 A6FD 
倉頡碼 人日一 
Matthews 6038 
漢語大字典 (一版)0132;(二版)165  
康熙字典 25 
Unicode U+4F46
GB2312 2111 
四角號碼 2621.0 
頻序 A/B 152  95 
頻次 A/B 17042  10961 
普通話 dn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1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3/3
其他
字例: 5/5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裼也。从人,旦聲。〔徒旱切〕 (167 / 164)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22 徒干
284 徒旱
401 徒案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全濁 /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從「」,「」聲,本義是人沒有上衣,袒胸露背。後借來表示「不過」。
37 字

 詳解: 金文始見於戰國晚期,從「」,「」聲,許慎認為本義指人沒有上衣,露出身體,傳世文獻多寫作「」。《說文》:「但,裼也。从人,旦聲。」後多用作表示轉折關係的副詞,相當於「不過」。傳世文獻「」有指脫衣露出上身之義,《墨子.耕柱》:「今有一人於此,羊牛犓㹖,維人但割而和之。」全句意謂如今這裏有一個人,廚子赤裸上身把他的牛羊牲畜宰割整理。另「」表示人露出上身之義,後來多寫作「」。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之經典,凡但裼字皆改為袒裼矣。」

  金文「」用為人名,上造但車軎:「廿一年,寺工獻,工上造但。」

  戰國竹簡「」用作「」,指古代行禮時脫去上衣左袖之禮,《上博竹書七.用曰》簡20:「有但(袒)之深,而有弔之淺」,指脫去上衣左袖之禮數繁多,而祭奠死者之禮數則較少。字又讀作「」,用作人名,《包山楚簡》簡96:「但(旦)捭為李(理)」,指旦捭是負責案件的刑獄官。《管子.法法》:「皋陶為理。」尹知章注:「古治獄之官。」「旦捭」為人名,《包山楚簡》簡97「」作「」。又「」用作「」,可指周文王姬旦。《清華簡一.金滕》簡3-4:「隹(唯)尔(爾)元孫發也,不若但(旦)也,是年(佞)若丂(巧)能,多才多埶(藝),能事鬼神。」

  漢印「」用作姓,《通志.氏族略五》:「但氏,漢有西域都護但欽。又濟陰太守但巴。」

  傳世文獻「」多用作副詞,指徒然。《漢書.食貨志下》:「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賒之。」顏師古注:「但,空也,徒也。言空賒與之,不取息利也。」又多用作轉接詞,相當於「不過」。《後漢書.袁安傳》:「安與任隗舉奏諸二千石,又它所連及貶秩免官者四十餘人,竇氏大恨。但安、隗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715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5 p4
不但,但是,但願,但可,但使,豈但
p83 p34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談風月, 求無過, 願如此 (3/3)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詞類 英文意義
adv. yet; merely; still; however
conj. but; only; nevertheless
瀏覽次數: 3493